Vivian 发表于 2022-1-27 00:26:38

《复调音乐教程》复调是指多声部的音乐结构,完整版


《复调音乐教程》复调是指多声部的音乐结构,完整版
一 、 绪论复调音乐是建立在横向思维基础上,将具有独立意义的多层旋律线,按照对位法则加以纵向结合而构成的多声部音乐结构。
二 、 二声部基本对位(福克斯对位体系)福克斯(J. J. Fux, 1660 — 1741)规范了五类节奏组织,将其与固定调(Cantus. Firmus, 简写C. F.)进行结合,形成基本对位形式。固定调 是由全音符构成的曲调(一小节一个全音符),用于任何声部作为写作基础。声部供选择的音域:第一类对位 一音对一音一、和声音程
[*]可用大三度、小三度、大六度、小六度及其复音程。
[*]可用纯一度、纯五度、纯八度及其复音程。
[*]禁用纯四度。
二、调性结构第一小节:固定调在下方声部时,上方声部可用同度、五度、八度与之结合;固定调在上方声部时,下方声部可用同度、八度与之结合。最后一小节:两声部结束于主音的同度或八度音程上。三、声部进行
[*]避免三次或三次以上平行三度、平行六度。
[*]禁用平行五度、平行八度、反向五度、反向八度
[*]隐伏五度、隐伏八度:上声部级进、下声部跳进时可用;上声部跳进、下声部级进时禁用。
[*]避免声部交错、超越。
[*]结构内部禁用同度。
[*]避免七度、九度、增四、减五构成的跳进。
[*]大跳音程前后,以相反方向级进为佳。
隐伏八度、隐伏五度 :两声部同向进行到八度、五度。第二类对位 二音对一音一、基本构成
[*]每小节用两个二分音符对一个全音符。
[*]对位声部第一小节先用一个二分休止符。休止符后弱拍上第一音与第一类对位的第一音写作原则相同。
[*]每小节强拍上的对位原则与第一类对位相同。
二、第二个二分音符的性质
[*]不协和的经过音
[*]协和的经过音
[*]级进的辅助音
[*]跳进的协和音转换
三、其他规则
[*]禁用2—1(二度到一度)的经过音。
[*]禁止相邻小节第二个二分音符都构成八度。
[*]倒数第二小节的两个二分音符必须都与固定调构成协和音程。而后结束于主音。
第三类对位 四音对一音一、基本构成
[*]每小节用四个四分音符对一个全音符。
[*]对位声部第一小节先用一个四分休止符。休止符后弱拍上第一音与第一类对位的第一音写作原则相同。
二、不协和音、协和音的性质
[*]第二类对位中的相关处理在第三类对位中同样适用。
[*]上下环绕的双辅助音(只可用在一个小节内部)
[*]每小节第一音必须是协和音。其余三个四分音符任何一个均可用不协和音。
[*]相邻小节第一拍只可连续出现一次相同的音。
[*]同一小节内的跳进协和音转换可用在任意两个四分音符上。
三、其他规则
[*]相邻小节第一音不得出现平行五度、八度。
[*]其他位置上的八度要隔开四个四分音符方可用。
[*]两个五度均为弱拍经过音时,隔一个四分音符即可用。若一个在强拍,一个在次强拍,则要避免。若一个在弱拍,一个在强拍,则隔两个四分音符便可用。
[*]倒数第二小节最后一个四分音符必须与固定调结合为协和音程。而后结束于主音。
第四类对位 切分音对全音符一、基本构成
[*]每小节用二分音符切分音对一个全音符。
[*]对位声部第一小节先用一个二分休止符。休止符后弱拍上第一音与第一类对位的第一音写作原则相同。
[*]每小节第二个二分音符必须是协和音,并用连线将其延续至下一小节强拍位置。进行中如遇不能解决的困难,可中断一次切分音。
二、切分音的性质
[*]延留音:必须下行级进解决。禁用2—1的上方延留音、7—8的下方延留音。9—8的上方延留音不可连续使用。
[*]协和切分音:处理方法与第二、三类对位中的协和音转换相同。上方五度协和音不可上行级进到六度。
三、其他规则每小节第二个二分音符不可出现连续五度、八度。第五类对位 混合节奏对全音符一、基本构成
[*]对位声部运用混合节奏。
[*]对位声部第一小节开头应使用休止符。
[*]建立调性的原则与前四类对位相同。
[*]对位声部全音符只能用在最后一小节。
二、新因素与变化形式
[*]八分音符:作为级进的经过音或辅助音用于弱拍位置,且一小节内只可用一次。
[*]全音符变化形式:二分附点音符加级进的一个四分音符或两个八分音符。若四分音符与固定调是协和音程,可用跳进构成协和音转换。
[*]切分节奏变化形式:延留过程的缩短或复杂化。解决音仍需出现在第二个二分音符的节拍位置上。仅当添加的装饰音和解决音都与固定调构成和谐音程时,才能在装饰音前后均作跳进。运用与固定调构成不协和音程的跳进辅助音时,必须一方跳进,一方级进。延留音的预备与解决不能形成平行五度、八度。禁止在延留音预备音的同一小节强拍出现八度的同时,延留音解决到八度。

三 、 二声部单对位对比复调一 基本概念一、单对位复调结构中相结合的旋律只有一种基本形式,而不能再按照合理的对位原则进行变化结合的,称为单对位。属于技术法则范畴的概念。二、对比复调复调结构中每个声部,都是具有某种程度个性化特征的独立旋律,以对位原则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复调结构,称为对比复调。二 新增加的不协和音形式一、跳进辅助音必须一方级进,一方跳进。二、连用的跳进辅助音与上下环绕的双辅助音类似,只是第二个跳进的辅助音没有返回原来的协和音,而是同向进入另一协和音。三、非延留音声部的旋律性运动
[*]基本延留音对位结构必须正确。
[*]非延留音声部加入的音应与解决音形成协和音程。
[*]非延留音声部加入的音不能掩盖平行五度、八度。
四、倚音倚音是出现在强拍或拍中强部位,并与和弦音同时发声的不协和音,也称为强外音。其出现形态有强经过音、强辅助音、没有预备的延留音等。
[*]倚音的引入与解决:至少有一方为级进。
[*]倚音与跳进辅助音连用:必须有一方级进。
注:仅在严格写作练习中暂不用倚音。三 对比复调的对比因素一、不同特性的对比同时陈述两个或两个以上具有不同特性的旋律所表现的内容,并以对位原则协调地结合为统一体。二、相同特性的对比运用对位技术使具有共性的旋律产生对比效果,无形象特征的对比,但有主次之分。对比旋律常使主题旋律内涵得以丰富、升华。四 严格写作的二声部对比复调一、严格对位的旋律特性
[*]合唱风格特性:旋律平稳流畅,节奏宽广悠缓。
[*]调式调性特性:避免随意性的倾向。不要求旋律转调。
[*]旋律的音程特性:旋律应有歌唱性,受人声的音域限制,以级进为主的基础上结合良好的音程跳进。
[*]旋律的节奏特性:切分节奏的对位性处理(不需限于第四、五类对位中解决音的位置规则)。避免等时值节奏型或相同的节奏组织连续原样重复。
[*]旋律的结构特性:结构必须有逻辑性,它体现在旋律各个组成部分之间依赖于调式结构功能、节奏因素、旋律材料发展等方面的有机联系上。
二、二声部对比复调的结合原则
[*]纵向结合的音程:与二声部基本对位相同。
[*]节奏:宽广与紧密的节奏型互相交替;避免两声部同时切分;合理使用一对一的节奏;两旋律开头以先后进入为佳(不需限于第五类对位中的规定)。
[*]旋律线:将两旋律高峰错开。
[*]调性结构:与五类对位中原则相同。

四 、 二声部复对位对比复调一 基本概念复对位:复调结构中的两个旋律,除第一次陈述的基本结合形式外,还能够按照合理的对位原则,再进行其他各种变动而产生新的结合形式,称为复对位,也称繁复对位,或可动对位。一、纵向可动对位两个旋律的声部位置,除初次陈述的基本形式外,还能按照一定的音程关系上下转换位置,形成新的结合形式。这种纵向可动对位,称为二重对位。不转换声部位置的纵向可动对位少见。二、横向可动对位两个旋律的声部位置、音高都不变,而是在进入的时间距离可加以变动,由此获得新的结合形式。三、纵横可动对位两个旋律在时间与音高两方面同时加以变动而产生新的结合形式。四、倒影对位按照一定的关系,将旋律音进行方向加以改变,原为向上进行的变为向下进行,原为向下进行的变为向上进行,称为倒影进行,也称反向进行。两个旋律都进行倒影,或将其中之一倒影,获得新的结合形式,称为倒影对位,也称反向对位。五、逆行对位将两旋律在原有的声部位置逆向进行而产生新的结合形式。也称镜式对位。二 八度二重对位八度二重对位,是将原位结合的两个对比旋律的声部位置按八度音程或其复音程进行上下转位。一、写作原则1. 音程转位特点转位后,只有五度音程产生性质上的变化:五度转位后变成四度。
[*]写作原位时必须将五度作为经过音、辅助音对待。
[*]不能连续出现四度。
[*]用一个八度的转位时,避免原位结合中作为经过音或辅助音的七度到八度的进行。
[*]十五度二重对位中,避免9—8的延留音。
[*]禁止隐伏五度、八度。
2. 声部转位方法
[*]一旋律保持不变,另一旋律移高或移低一个八度或两个八度。
[*]两旋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一个八度。
[*]改换音级:将八度(十五度、二十二度)分成两部分进行转位。
二、实际应用
[*]与音乐结构联系,原为结合与转位结合处于不同的段落中。
[*]将原为结合与转位结合连接起来,属于变化反复。
三、写作方法严格的复对位练习,一般运用三行谱表写作:将已有的旋律抄写在两外端谱表中,其间隔音程距离为转位音程距离。三 十二度二重对位十二度二重对位,是将原位结合的两个对比旋律的声部位置,按十二度或十九度音程进行转位。它具有天然的改换音级的特性。写作原则:1. 音程转位特点转位后,只有六度音程产生性质上的变化:六度转位后变成七度。此时六度音程可作为经过音、辅助音、延留音。2. 声部转位方法
[*]一旋律保持不变,另一旋律移高或移低十二度。
[*]两旋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一个移动八度,另一个移动五度。
[*]两旋律同时改换音级:将十二度分成两部分进行转位。
3. 终止式的处理可将终止式作适当的灵活调整,以使音乐调性稳固,或使之与后面的音乐成分能后自然衔接。4. 三行谱表的练习方法同八度二重对位。四 十度二重对位十度二重对位,是将原位结合的两个对比旋律的声部位置,按十度或十七度音程进行转位。它具有天然的改换音级的特性。写作原则:1. 音程转位特点转位后,不完全协和音程变成完全协和音程。因此三度、六度不能连续使用。2. 声部转位方法
[*]一旋律保持不变,另一旋律移高或移低十度。
[*]两旋律各自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一个移动八度,另一个移动三度。
[*]两旋律同时改换音级:将十度分成两部分进行转位。
3. 终止式的处理同十二度二重对位。4. 三行谱表的练习方法同八度二重对位。五 其他音程的二重对位其他音程的二重对位都有局限性,所以应用价值不高。一、九度二重对位除五度音程转位后仍为五度音程,其他音程均发生性质上的变化。二、十一度二重对位除六度音程转位后仍为六度音程,其他音程均发生性质上的变化。这是神一般的巴赫的严格十一度二重对位实例:三、十三度二重对位除了六度与八度互转,其他音程均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四、十四度二重对位除了三度与五度互转,其他音程均发生性质上的变化。六 横向可动对位一、变化方式
[*]两旋律先后顺序不变,只改变进入到时间距离。
[*]颠倒先后顺序。
二、写作原则用三行谱表。七 纵横可对对位声部位置可不变。用三行谱表写作。八 倒影对位写作原则:1. “轴”的选择1) 级音轴特点:
[*]主音保持,属音与下属音互换。
[*]旋律横向进行中可能使纯音程变成增减音程。
2)自然大调 2 级音轴、自然小调 4 级音轴特点:
[*]旋律横向进行中音程性质不变。
[*]可形成平行大小调互换。
3)3 级音轴特点:
[*]主音与属音互换。
[*]旋律横向进行中可能使纯音程变成增减音程。
4)自然大调 4 级音轴少见。5)5级音轴6)“商”音轴特点:
[*]使五声性风格音乐倒影后仍保持其风格特点。
2. 延留音的应用
[*]运用装饰解决的延留音,使装饰音倒影后成为解决音。
[*]不加装饰音,而在解决音后反向到延留音的上二度音上。这样倒影后会形成装饰解决。
[*]不能用2—3的下方延留音、7—6的上方延留音。
3. 倒影对位中的声部变换
[*]两旋律同时倒影,必转换声部位置,但纵向音程关系无变化。
[*]与八度二重对位结合,将两旋律同时倒影,声部位置不加改变,此时纵向音程关系发生变化。
[*]一个旋律不变,一个旋律倒影,此时的复对位无规律,只能用三行谱表写作。
九 逆行对位写作原则:
[*]两个旋律开始于主音
[*]原型结合中的经过音、辅助音等,逆行后可能形成倚音,有时需稍作调整。
[*]原型与逆行结合相交接的部位不要出现生硬感。
十 二重对位的分析方法
[*]两声部向相反方向移动,引起声部位置的转换:
二重对位音程关系 = 两个声部各自移动的音程数之和 - 12. 一个声部不动,另一声部移动,引起声部位置的转换:二重对位音程关系 = 移动位置的声部所移动的音程数3. 两声部向同一方向移动,引起声部位置的转换:二重对位音程关系 = | 两声部各自移动的音程数之差 | + 1
五 、 二声部模仿复调一 基本概念相同的音乐材料在同一声部先后出现,称为反复 ;在不同声部先后出现,称为模仿。初次出现的声部称为开始声部,后出现的声部称为模仿声部 。开始声部陈述的的旋律材料称为起句 或主句 。若是音乐的主题,即称为主题 。模仿声部进行模仿的部分,称为应句 或答句。若开始声部陈述的是主题,则模仿声部对其进行模仿的部分称为答题 。开始声部与模仿声部构成对比二声部的成分,称为对句 或对题 。二 严格模仿严格模仿是指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的音乐材料,在旋律进行方向、音程关系、节奏形式等方面,不加任何变化地进行模仿。注:严格模仿不等于精确模仿一、局部模仿即不进行连续的模仿。又称为简单模仿。局部模仿的写作:1. 写作起句:长短适中。2. 应句进入:
[*]起句中句逗的停顿处,应句进入。
[*]起句结束音与应句开始音构成合理的音程时,可重叠进入。
[*]起句结束音与应句开始音构成不合理的音程时,必须加入连接因素。
3. 模仿的音程距离:无限制。4. 四、五度关系中的完全模仿与守调模仿
[*]完全模仿: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陈述的主题(起句),精确地移到属调或下属调上构成答题。
[*]守调模仿:模仿声部在属调或下属调上进行模仿时,为避免突然的调性转换,将开始的几个音进行改动,使答题(应句)的开始仍保持在主题(起句)的调性上。典型用法:主答属,属答主。
5. 对句(对题):按照对比二声部技术原则创作。二、卡农卡农是英文 Canon 的音译。也称卡农式模仿。基本特征:对开始声部的旋律连续不断地加以模仿。1. 卡农的分类(按音程分类):略2. 卡农的写作写作顺序:A,A1,B,B1...起句可以很短。三 变化模仿一、倒影卡农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陈述的旋律音,以倒影形式进行模仿而构成的卡农,称为倒影卡农,也称反向卡农。与上述同向卡农概念相对。写作顺序同前。二、扩大卡农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陈述的旋律音,按倍数将时值增大而构成的卡农,称为扩大卡农,也称增时卡农。起句一般不要太长。三、扩大倒影卡农扩大时值与倒影相结合的卡农,称为扩大倒影卡农,也称增时反向卡农。四、紧缩卡农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陈述的旋律音,按倍数将时值缩小而构成的卡农,称为紧缩卡农,也称减时卡农。起句要相对长一些。五、紧缩倒影卡农紧缩时值与倒影相结合的卡农,称为紧缩倒影卡农,也称减时反向卡农。六、逆行卡农模仿声部将开始声部陈述的旋律,从尾向头逆向模仿构成的卡农,称为逆行卡农,也称回文卡农。写作方法:
[*]两声部同时开始于主音。
[*]遵循八度二重对位规则。
[*]两声部逆向转位的关键部位要处理得连贯。
七、逆行倒影卡农逆行与倒影相结合的卡农,称为逆行倒影卡农。特点:正常读谱是严格的二部卡农,将乐谱上下颠倒过来读,结果与正读相同。写作方法:
[*]开始声部第一音,必须与最后一小节模仿声部开始音(即正读最后一音),吻合在五线谱同一位置上,以保证正读与倒读结果相同。
[*]原形与逆行倒影变形之间转换的关键部位要处理得连贯。
八、同步倒影卡农两个声部无时间差距,而是以相反的方向同步进行。九、自由卡农模仿声部对开始声部陈述的旋律,不是严格地模仿,而是自由灵活地作些改变(旋律音、节奏型等)五声音阶调式中,运用同音列不同结构的调式构成非八度模仿时,为保持五声调式风格特点,常对旋律音进行一些改变。十、节奏卡农只模仿节奏型,不模仿旋律音。
六 、 二声部复对位模仿复调一 无终卡农模仿声部的最后部分与开始声部的最初部分,能衔接起来加以反复的卡农,称为无终卡农,是与前面所述的有种卡农相对应的概念。一、应用形式
[*]起句与应句转移三次以上再进行反复,一般用反复记号标明。

[*]起句与应句转移两次即加以反复,一般不用反复记号。
二、写作方法1. 起句与应句转移三次以上再进行反复的无终卡农:具有纵横可动对位的原理。必须运用辅助谱表(即上图):辅助谱表与反复的第一起句的关系,和第一起句与第一应句的关系相同。2. 起句与应句只转移两次即进行反复的无终卡农:具有二重对位的原理二重对位的音程关系 = 2*卡农的音程距离 - 1常用:1)八度卡农-->八度二重对位2)十度卡农-->十二度二重对位3)九度卡农-->十度二重对位三 卡农模进特点:模仿 + 模进,促使调式音级不断变化。一、相关概念基本卡农结构与其在新的高度上反复的卡农结构,各自均称为模进音组。模进音组反复之间的距离称为模进音程 或模进步伐。二、写作方法1. 起句与应句转移三次以上再进行反复的卡农模进:具有纵横可动对位的原理。必须运用辅助谱表:辅助谱表与在“新高度”反复的第一起句的关系,和第一起句与第一应句的关系相同。2. 起句与应句只转移两次即在新高度上进行反复的卡农模进:具有二重对位的原理二重对位的音程关系 = 卡农的音程距离 + 第一应句与“新高度”上的第一起句的音程距离 - 1三、应用
[*]转调卡农模进
[*]变形的卡农模进:常用倒影变形
[*]自由的卡农模进
四 转位卡农性质:运用二重对位,使卡农除基本结合形式外,还可将声部加以转位而构成新的卡农形式。各种变形卡农均可用二重对位原则进行转位结合。写作方法:与二重对位写作原则相同。五 紧接模仿性质:运用横向或纵横可动对位,将模仿结构的进入时间加以变化,或进入时间与纵向声部关系同时加以变化。在赋格 中称为紧接段。写作方法:1. 严格的紧接模仿1)横向可动对位构成紧接模仿用横向可动对位的写作方法:采用三行谱表2)纵横可动对位构成紧接模仿用纵横可动对位的写作方法:采用三行谱表2. 自由的紧接模仿在已写好的主题上,通过改变模仿声部的位置、进入的音程与时间距离、主题变化形式等,寻找各种紧接模仿形式。
七 、 二声部复调乐曲一 卡农曲由卡农构成的完整作品,称为卡农曲,或卡农。特性:
[*]结构布局与一般曲式结构有共同规律。
[*]音乐材料统一、集中。
[*]主题的发展可运用各种技法(变形、转位、模进等)。
[*]再现中可用卡农转位。
[*]可增加结尾句。
二 创意曲可概括为“自由的复调乐曲”一般包含呈示、展开、再现三部分。
八 、 三声部基本对位三声部有三对二声部-->“分对”一、和弦严格的三声部基本对位,可直接相撞的和弦形式有:大三和弦、小三和弦、大六和弦、小六和弦、减六和弦。不用四六和弦。二、和弦应用原则
[*]可用完全形式
[*]可省略和弦音(一般省略五度音)。此时可重复任意和弦音。
[*]开始与终止必须用原位主和弦,常省略和弦音,也可三个声部都结束于主音。
[*]上两个声部可自由运用四度音程。
[*]平行三度或六度可超过三度,但要避免三部同向。
[*]两外声部的隐伏五度、隐伏八度:上声部级进、下声部跳进时可用;上声部跳进、下声部级进时禁用。(内声部与一个外声部构成时可自由运用)
[*]上两个声部距离最好不超过十度,下两个声部距离最好不超过两个八度。
[*]倒数第二小节最好用完全和弦。
三、不协和音的新形式
[*]二重经过音。两经过音之间必须是协和的。
[*]二重辅助音。两辅助音之间必须是协和的。
[*]二重延留音。1)简单的;2)装饰解决的;3)简单与装饰结合。
[*]综合应用。
[*]自由声部的旋律性运动。比如延留音未解决时,自由声部运用经过音或辅助音。

九 、 三声部单对位对比复调一 艺术表现方式
[*]三个不同特性的主题结合。
[*]两个不同特性的主题与陪衬性对比旋律结合。
[*]一个主题与两个陪衬性对比旋律结合。
二 三声部对比复调的结合原则一、基本相同的节奏组织之间的对比
[*]宽广与紧密的节奏型互相交替。
[*]合理使用平行节奏。
二、节奏特点鲜明的旋律之间的对比
[*]休止符的运用。
[*]音型化旋律的运用。
三、三个旋律开始的进入形式
[*]三个声部依次进入。
[*]一个声部先进入,其余两个声部同时进入。
[*]其他形式。
三 严格写作的三声部对比复调
[*]节奏可灵活处理。
[*]终止式中可用属七及其转位,或其他结构。
[*]合理搭配不协和音。
[*]严格写作中不用倚音。

十 、 三声部复对位对比复调一 八度三重对位结合形式:写作原则:三声部中,每对二声部都要遵循八度二重对位原则。四、五度不能独立使用,以避免转位后出现四六和弦。二 三声部倒影对位写作原则:1. 声部位置关系写作原位时,若不用八度三重对位规则(五度音程未加限制),倒影后声部位置如下:若用八度三重对位规则写作,则声部变换与八度三重对位的六种形式相同。2. 四度音程作为延留音运用1)上两个声部用四度延留音,可上行二度进行,这样倒影后会成为下行二度解决。2)下两个声部可直接用4—3的延留音。3. 轴的运用与其他音程的延留音处理:与二声部倒影对位相同三附加平行三度的三声部复对位特点:三个声部,两个层次。写作原则:需遵循十度、八度两种二重对位原则。平行三度添加方法:
[*]置于上方旋律上方
[*]置于下方旋律上方
[*]置于下方旋律下方
[*]三度转位成六度
平行三度不置于上方旋律下方,是为了避免下两声部出现四度,以至构成四六和弦。
十一 、 三声部模仿复调(待续……(//∇//)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复调音乐教程》复调是指多声部的音乐结构,完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