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音乐在线

中世纪音乐之逻辑框架可视化建构(一)

[复制链接]

624

主题

165

回帖

2513

积分

积分
2513
分享到:
发表于 2022-1-19 18: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jpg

摘要:关于西方音乐史上的中世纪时期,已有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做过相关介绍和研究。用逻辑框架图的形式对这个时期的音乐内容进行可视化呈现笔者目前还未曾发现。这一时期的音乐,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总览、声乐、器乐、复调音乐、音乐理论、新艺术时期、音乐家集合”这七个部分。现将总览和声乐部分的内容用三张逻辑框架图的形式进行一个可视化的呈现,同时,在各图前面配上相关的文字描述和解释。


    关键词:中世纪;总览;声乐;逻辑框架图  

    项目: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西方音乐史基础知识逻辑框架体系的可视化建构》  

    项目编号:19E032  


    一、          中世纪音乐总览  

    1、中世纪社会概况:  

    关于“什么是中世纪?”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美国学者杰里米•尤德金的《欧洲中世纪音乐》,苏联音乐家肖斯塔科娃的《西欧中世纪的音乐美学》及利万诺娃的《1789年前的西欧音乐史》等文献中找到答案。即“中世纪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学者们用来称呼介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和他们自身所处时期之间的一个长达10个世纪左右的中间时期(Middle Ages)即公元5(476年罗马帝国的灭亡)-15世纪(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也有学者认为是1517年宗教改革开始时,即16世纪)”[①]。而音乐史上一般又将中世纪分为3个时期,即早期(5-10世纪)—格里高利圣咏时期、中期(11-13世纪)—复调音乐的诞生期、晚期(14-15世纪)—新艺术时期。在这长达一千年的时间里,欧洲处于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体制之中,此时基督教已经确立起了其神圣的统治地位,并广泛影响到欧洲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历史上有人曾经认为这是一个“发展缓慢、极端封闭、无时无刻不在接受严格的宗教统治,同时又渴望冲破宗教束缚的极其漫长、复杂、充满矛盾的黑暗时期”;与此同时,也有学者认为:中世纪在这一千年中,西方的文学、科学、音乐等获得了长足的发展[②]。  

    2、中世纪音乐发展的总特点:  

    中世纪音乐发展的总特征(趋势)可以概括为:第一,地位较高,被列为“七艺”之一(即语言三学科中的语法、修辞、逻辑和数学四学科的几何、天文、算术、音乐)[③];第二,早期以宗教音乐为主,中、晚期世俗音乐有所发展;第三,早期以声乐(即人声)为主,中、晚期器乐有所发展。  

    3、中世纪音乐基本要素的总特点:旋律方面,前期以级进为主,音域较窄;中后期出现了较大跨度进行,音域拓宽;节奏方面,前期简单、自由、以歌词的长短韵为依据,中后期逐渐复杂化、模式化、类型化;调式方面,教会调式应用于宗教音乐和世俗音乐,4个正调式、4个副调式,16世纪时又增加了4个调式(详见中世纪音乐理论相关章节);织体方面,前期以单声部织体为主,中后期多声部织体有所发展。图一将对以上内容进行了一个总的可视化呈现:  



            2020072318443653.jpeg


    图一[④]  


    二、          中世纪声乐的发展  

    声乐是中世纪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音乐形式,人们认为它是最纯洁、最美妙、  

    最适合与上帝交流的语言和媒介。此时的声乐又分为教会声乐和世俗声乐,其中教会声乐主要以格里高利圣咏为代表,而世俗声乐以法国的游吟诗人、德国的恋诗歌手和名歌手等为代表。  

    (一)中世纪的教会声乐之格里高利圣咏  

    1、最初单纯的格里高利圣咏  

    (1)    含义  

    中世纪教会音乐中的声乐以格里高利圣咏(Gregorian chant)为主,关于它的定义,俄罗斯著名学者郭尓杰耶娃博士在其《格里高利圣咏的歌唱文化及其不可言说的主题》一文中写到“格里高利圣咏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传统礼拜仪式歌曲,它受到了来自波斯、伊朗、拜占庭、叙利亚、埃及等古老音乐文化的影响”[⑤]。乌克兰著名学者“扎格尼特卡”在其博士论文《格里高利圣咏在当代学术界的争议:历史,理论,实践》中写到:格里高利圣咏是从中世纪早期开始逐渐传播到西欧各地的单声部宗教音乐[⑥]。中国学者阮海云在其《格里高利圣咏的音乐创作与表现特性浅析》一文中写到:格里高利圣咏是单声部音乐,被视为西方音乐的重要基础和发展源头。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的博士莫斯科娃在其学位论文《格里高利圣咏的调式调性--以弥撒、弗朗西斯会的传统为例》中说:格里高利圣咏是中西欧音乐艺术发展史上最伟大、最重要的单声部音乐之一[⑦]。综合各种说法,笔者给格里高利圣咏下以下定义,仅供参考:格里高利圣咏是欧洲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单声部传统礼拜仪式歌曲,又名素歌或平歌。  

    (2)    命名:  

    格里高利圣咏是以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拉丁语:Gregorius I,约540~604)之名命名的[⑧]。虽然有学者认为格里高利圣咏与格里高利一世本人并无直接关系,是法兰克人为了表达对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的尊重和纪念而这样命名的[⑨]。但根据文献记载,“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的确是这一事件(整理圣咏、统一基督教仪式)的发起者”[⑩]至于圣咏是否是在格里高利一世在世时形成的,这并不影响其命名。  

    (3)    形成:  

    公元4世纪,基督教逐步在欧洲各地成为合法宗教,但由于各地的方言、  

    仪式传统各不相同,也产生了不同的地方性圣咏。这些圣咏包括:拜占庭圣咏、安布罗斯圣咏、法国圣咏、摩差拉比圣咏等。这些圣咏不光是在歌词、调式、演唱方式上还是在情感表达上均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标准。公元6世纪末,为了统一圣咏的格式及教会礼拜仪式,罗马教皇格里高利一世派人到各地进行收集和整理圣咏,最终在8世纪前后形成了两本圣咏集。  

    (4)特点:  

    这些圣咏有几个共同特点:  

    一是无伴奏的纯人声(男声)单声部音乐,因此也叫素歌。根据俄罗斯《音乐百科全书》的记载,格里高利圣咏之所以严格要求必须是单声部、纯人声、无伴奏的音乐,主要是为了让歌唱者更加专注于歌词的理解和教义的表达,这样一来,不论是演唱者本身,还是听众都不会受到其它声部和器乐的干扰⑪。二是其歌词均以拉丁文为主,(这是罗马教皇为了统一圣咏唱词和方便宣传教义而做的规定)且歌词在圣咏中占有主导地位。三是旋律上的多样性,它可以是同一个音的多次重复,也可以是极富装饰性的花唱;它可以是进行曲式的大气磅礴,也可以是摇篮曲式的温柔细腻(这可以对单声部音乐本身容易给人带来审美疲劳这一缺陷做一些弥补)。同时,旋律在圣咏中处于从属地位,它对歌词的表达起到烘托和陪衬的作用。四是调式必须以教会调式(4个正调式和4个副调式,详见中世纪音乐理论相关章节)为基础;五是演唱技巧上,喜好高音表演(人们认为音越高越靠近上帝),要求嗓音柔和、气息稳定、音色甜美、演唱技艺高超(尤其在哈利路亚段落)。六是演唱方式上的多样化(根据教会礼仪的需要分为独唱、齐唱、交替唱、应答唱等);六是在情感上要求绝对的庄严肃穆、节制、无世俗情欲。  

    (5)记录  

    现存最早的格里高利圣咏唱词手抄本是由8世纪末的僧侣所记录;8世纪末、9世纪初的圣咏除了记录歌词以外已经对所采用的教会调式进行了标记;9世纪,随着记谱法的发展,人们开始用纽姆谱来标记圣咏音的高低;12-13世纪,有量记谱法开始普及,从此,准确地记录圣咏的具体音高和时值已经实现⑫。记录圣咏的同时,关于圣咏演唱的学术研究也相继展开,第一篇关于格里高利圣咏的学术论文诞生于9世纪,它是由法兰克音乐理论家Aurelianus Reomensis所写的。  

    (6)传播体系:  

    罗马最古老的歌唱学“Schola cantorum”成立于8世纪,该校最初由7人组成,其中有3名儿童,这所学校对格里高利圣咏初期的继承和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示范作用。此后,鲁昂、梅茨、圣加伦等地的格里高利圣咏歌唱学校也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建立起来⑬。如此,一套以圣咏集为内容(教材)、以歌唱学校和教会为载体(教学机构)、以教父和僧侣为媒介(教师)的格里高利圣咏推广、宣传体系逐渐形成。  

    (7)作用:  

           格里高利圣咏最直接的用途就是服务宗教仪式,起到渲染氛围、歌颂上帝的作用。基督教仪式分为日课(Daily Offices)和弥撒(Mass),其中日课是僧侣们每日必做的功课,内容包括祈祷、诵经、唱赞美诗等。弥撒是天主教会在周日和宗教节日时举行的仪式,它又分为专用弥撒和常规弥撒。专用弥撒根据特定的节日使用不同的圣咏,而常规弥撒使用的圣咏是重复不变的。  

    2、格里高利圣咏的扩展:  

    由于教会对圣咏在以上各个方面的严格要求和限制,在传唱过程中必然会暴露其单调性、枯燥性等缺陷。而人类本身的求变心理和审美追求使得圣咏被扩展成了更加丰富的形式,这些不同的形式大致可以分为横向和纵向的扩展。  

    圣咏在横向上的扩展主要是指在旋律和歌词上的增加和装饰,而纵向上的扩展则促进了复调音乐的产生和发展。具体来说,横向上:在原圣咏的基础上附加或者插入新的材料(歌词或旋律)就形成了所谓的“附加段”;在哈里路亚之后紧接的附加段落叫做哈里路亚附加段,又叫“继叙咏”,后来为了保持圣咏的纯洁,在“特兰托公会议”上取消了继叙咏的使用⑭;以圣咏讲故事的形式叫做宗教剧”(根据剧情和主题又分为奇迹剧、神秘剧和道德剧等)。  

    以上关于格里高利圣咏的逻辑框架如图二所示:  

    3.jpeg


    图二⑮  


    (二)世俗声乐:  

    虽然说中世纪的声乐以教会音乐为主,但人类表达个人情感的需求在长期的高压之下必然会通过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轻松、质朴、表达爱情和生活的音乐与之前严格、肃穆的宗教音乐截然不同,它们被称之为世俗音乐。此时的世俗音乐的代表有:法国的游吟诗人、德国的恋诗歌手和名歌手等⑯。  

    1、游吟诗人  

    公元11世纪,游吟诗人最早出现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12世纪,南部的抒情诗发展到了鼎盛,与此同时,法国北部也出现了游吟诗人;13世纪初,由于战争的原因,南部的经济受到了较大的创伤,游吟诗人的活动中心由南入北。由于语言、受宗教影响程度不同等原因,南北部的游吟诗人分为特罗巴多(Troubadour)和特罗维尔(Trouvere)⑰。南部的特罗巴多的特点为:分句不明确、旋律优美流畅、结构自由、节奏复杂,内容以宫廷之恋为主;而北部的特罗维尔则正好相反,其分句明确、朴实直率、结构规整,节奏简单、内容以田园诗歌、民族史诗为主。法国的游吟诗人由宫廷贵族、骑士阶层、平民诗人等不同阶层的人构成。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游吟诗人及其代表性音乐作品为文塔多恩和他的《我看见云雀拍打着翅膀》。  

    2、恋诗歌手  

    12世纪下半页到13世纪下半页,在德国出现了一种被称为“恋歌”的方言抒情歌曲,演唱这种歌曲的音乐家被称为“恋诗歌手”,其主要构成阶级为骑士。这种音乐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奏以二拍子和四拍子为主;第二,调式以爱奥尼亚为主;第三,常见结构为a+b+b⑱;第四,内容以原创的爱情诗和恋爱故事为主。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恋诗歌手及其音乐作品为福格尔维德和他的《我的生命此刻充满喜悦》。  

    3、名歌手  

    15-16世纪,德国的骑士阶层开始衰落,市民阶层逐渐崛起,由市民阶层组成的名歌手取代了恋诗歌手的地位,这些歌手根据比赛名次分为以下层次:艺徒、学友、歌手、诗人、名家等。恋诗歌手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最突出的例子就是19世纪德国著名作曲家瓦格纳所作的一部脍炙人口的歌剧《纽伦堡的名歌手》。以上关于中世纪世俗声乐的逻辑框架如图三所示: 

    4.jpeg

           

    图三 

    结语:对于生活在21世纪的我们来说,中世纪音乐的魅力早已跨越了教会与世俗的界限,中世纪美妙的歌声也穿过了千年的时光,其优美的旋律和极具感染力的表演形式已经成为了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对中世纪音乐的研究也不仅仅是宗教学的范畴,而更应该上升到美学的高度。中世纪作为西方音乐史上最漫长的一个时期,文中逻辑框架图所呈现出来的知识点只是该时期音乐(总览和声乐)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容,更多、更全面的知识点还需借助其它资料进行了解。关于中世纪的器乐、复调音乐、音乐理论等相关内容的逻辑框架图,将在今后的论文中陆续呈现。这种呈现方式作为音乐理论界的一种新的尝试,必然还存在诸多不足,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能够继续提升和完善。   



    参考文献:  

    [1](美)杰里米·尤德金(Jeremy Yudkin)著;余志刚译.欧洲中世纪音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  

    [2]齐江编著.西方音乐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3]杨明全.“七艺”考略:西方古典课程的传统与流变[J].全球教育展望. 2015年第7期。  

    [4]Гордеева Т. Ю. Певче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 григорианского хорала и проблема «невыразимого» [J]. Вестник КАЗГУКИ. 2016. № 2.  

    [5]Загнітко К. М. Григоріанський хорал у сучасному науковому дискурсі: історія, теорія, практика : автореф. дис. … канд. мистецтвознавства : спец. 17.00.03 «Музичне мистецтво» [R].Львівська нац. муз. академія ім. М. В. Лисенка. Львів, 2017.  

    [6]Москва Ю. В. Модальность григорианского хорала на примере мессы францисканской традиции:автореф. дис. … дра искусствоведения : спец. 17.00.02 «Музыкальное искусство»  [R].Московская гос. консерватория им. П. И. Чайковского. Москва, 2007.     

    [7]王婷婷编著.西方古典音乐鉴赏[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  

    [8]祁宜婷.研究格里高利圣咏需要具备基本的音乐史常识——《论格里高利圣咏》一文的史实错误、谱例误用与分析方法缺陷[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9]陈帆.浅析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音乐[J].艺术评鉴.2019,(14):65-66。  

    [10]Келдыш Ю. В. (гл. ред). Музыкальн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M]. Москва : Сов.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1974. Т. 2.   

    [11] Гордеева Т. Ю. Певче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 григорианского хорала и проблема «невыразимого» [J]. Вестник КАЗГУКИ. 2016. № 2. С. 93.  

    [12]谢喜梅.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主题”——《愤怒的日子》运用实例探寻[J].音乐创作.2018年第2期.  

    [14]康慧丽.让音乐与人性共同生存:关于中世纪音乐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3年第9期。  

    [15]谢思妤.浅析中世纪法国世俗音乐的形成及创作特点[J].音乐时空.2014第4期。  

    [16]杨九华编著.音乐考研复习精要 西方音乐史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1.李明:艺术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2.Boiko· Anna: 艺术学博士,西华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①] (美)杰里米·尤德金(Jeremy Yudkin)著;余志刚译.欧洲中世纪音乐[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5,1-2页。  


    [②] 齐江编著.西方音乐史[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3, 第11页。  


    [③] 杨明全.“七艺”考略:西方古典课程的传统与流变[J].全球教育展望. 2015(7): 12-20,第14页。  


    [④] 关于图一:该逻辑框架图横向上一般共分为五个层级(有时会更多),其中第一层级为该图的总标题,即竖立的蓝色船型标;由第一层分解至右侧的第二层级,二层的框内用阿拉伯数字1、2、3等进行纵向展开;由第二层级继续分解至右侧第三层级,第三层用带括号的阿拉伯数字(1)、(2)、(3)等进行纵向展开;第四层级的框外用带有空心圆圈的阿拉伯数字j、k、l等进行纵向展开;第五层的框外用带有实心圆圈的阿拉伯数字u、v、w等进行纵向展开,此后若可继续细分,则用大写字母A、B、C至小写字母a、b、c等进行纵向展开。关于纵向上的色差设置,为了从视觉上更好地将纵向各部分分开,避免知识点的混淆,在原图上,当纵向第二层级有三点或者三点以上时,我一般会将奇数框边设置为蓝色,框内填充底色用金黄色;而偶数框边用红色,框内的填充底色用淡黄色。(当第二层级少于三个知识点时,第三层级多余三个知识点的遵循此规律,如图一、图二。)后文同上。  


    [⑤] Гордеева Т. Ю. Певче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 григорианского хорала и проблема «невыразимого» [J]. Вестник КАЗГУКИ. 2016. № 2. С. 92.  


    [⑥] Загнітко К. М. Григоріанський хорал у сучасному науковому дискурсі: історія, теорія, практика : автореф. дис. … канд. мистецтвознавства : спец. 17.00.03 «Музичне мистецтво» [R].Львівська нац. муз. академія ім. М. В. Лисенка. Львів, 2017. 210 с.11с.  


    [⑦]Москва Ю. В. Модальность григорианского хорала на примере мессы францисканской традиции : автореф. дис. … дра искусствоведения : спец. 17.00.02 «Музыкальное искусство»  [R].Московская гос. консерватория им. П. И. Чайковского. Москва, 2007. 60 с,3с.     


    [⑧]王婷婷编著.西方古典音乐鉴赏[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第6页。  


    [⑨]祁宜婷.研究格里高利圣咏需要具备基本的音乐史常识——《论格里高利圣咏》一文的史实错误、谱例误用与分析方法缺陷[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6,(3):128-140,第131页。  


    [⑩] 陈帆.浅析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音乐[J].艺术评鉴.2019,(14):65-66,第55页。  


    ⑪ Келдыш Ю. В. (гл. ред). Музыкальн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M]. Москва : Сов.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1974. Т. 2. С. 65.   


    ⑫ Келдыш Ю. В. (гл. ред). Музыкальная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M]. Москва : Сов. энциклопедия, 1974. Т. 2. С. 65–66.   


    ⑬ Гордеева Т. Ю. Певческая культура григорианского хорала и проблема «невыразимого» [J]. Вестник КАЗГУКИ. 2016. № 2. С. 93.  


    ⑭ 谢喜梅.拉赫玛尼诺夫的“死亡主题”——《愤怒的日子》运用实例探寻[J].音乐创作.2018,(2):160-163页.  


    ⑮ 关于图二:当纵向第二层级在两点以内时,为了保持整图在视觉上的的和谐统一,一般只采用了蓝色边框和金黄色底纹。关于图中的标点符号:当框内某个具体知识点为一个短句或一个单独的词时,为了节省空间,便未使用任何标点;当框内知识点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部分组成时,各部分之间用逗号隔开,句末用句号结束。后文同上。  


    ⑯ 康慧丽.让音乐与人性共同生存:关于中世纪音乐的思考[J].音乐创作.2013,(9):112-113,第112页。  


    ⑰ 谢思妤.浅析中世纪法国世俗音乐的形成及创作特点[J].音乐时空.2014,(4),第104页。  


    ⑱ 杨九华编著.音乐考研复习精要 西方音乐史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6,第14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