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音乐在线

英伦入侵:Beatles乐队的传奇故事

[复制链接]

777

主题

95

回帖

2785

积分

积分
2785
分享到:
发表于 2022-10-9 05: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无名小辈到横扫美国,Beatles仅仅用了六周时间。而在一开始,和其他英国音乐人一样,这支利物浦四人乐队也非常不招美国人待见。那么这六周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35a71d314faa47959551fa70436fdfca.jpeg
先看看这个:1963年底,美国几乎没有人听说过Beatles。然而,1964年2月9日,他们在“The Ed Sullivan Show”节目一露面就吸引了7300万名观众,创造了电视史上的纪录。我曾经问过我的朋友Lenny Kaye,如此迅猛的燎原之势是如何发生的?他回答说,“每个人都早已准备好迎接60年代”。这也许道出了三分事实,但显然其中还有更多的故事。Beatles在美国的爆红是不同领域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艺术、社会与科技),以及坚持不懈、娱乐行业竞争和相当的运气。那么,Beatles到底是如何在六周内横空出世,并造就史上最轰动的文化现象的?
从英国开始
Beatles当然不是凭空冒出来的。他们来自英国,“披头士狂热”(Bealtemania)开始的地方。与在美国的一夜爆红不同,英国人民对Beatles的痴迷用了几乎一年时间来培养。在乐队开始制作专辑前,Beatles的影响力也仅仅限于其发源地利物浦而已。而1962年底,在签约EMI旗下的Parlophone厂牌后,Beatles 发行了一系列单曲:《Love Me Do》、《Please Please Me》以及《From Me to You》,而且一首比一首热门。接着在1963年春末,专辑《Please Please Me》趁势登上全英音乐榜榜首(此后,the Beatles的专辑便在这个位置上待了一年之久),至此,Beatles的集体狂热才在英国北部蔓延开来。
d917aaa23b58408fa3ec7bbc8121c9d4.jpeg
随着Beatles持续的巡回演出,尖叫的女孩儿们、疯狂的追星热、全民的音乐狂欢逐渐地占据了一个又一个大城小镇。8月底,乐队发行了其最热门单曲《She Loves You》,一支英国音乐人史上最畅销的作品就此诞生。
在当时,流行音乐向来不是主流报纸关注的对象。事实上,是当年六月John Lennon 在Paul McCartney生日派对上的与人互殴,才让乐队首次登上了全国头条:“Beatles成员大打出手:抱歉我揍了你”(Beatle In Brawl-Sorry I Socked You),来自《每日镜报》(Daily Mirror)封底的大标题。
但到了1963年夏末,媒体已经无时不在挖掘这四个能让年轻英国女性歇斯底里的内陆人的所有八卦。还好,由于当时国防大臣Profumo的性丑闻(正当政府处于解散乱局中)及其带出的英国高官性乱内幕,英国媒体开始痴迷于报道与性相关的议题。这个新的风向——疯狂报道性事的英国小报们诞生的源头——在英国人民中发掘了大量的新读者。伦敦《泰晤士报》就发表评论称:“在长久以来禁止谈‘性’的文明国度中,‘性’已在国民意识中和新闻头条上全面爆发。”所以, Beatles的八卦加上各种性话题(确实如此),便成为了当时小报的家常便饭。
ceaae4ab3fd24635831c281430b6903d.jpeg
最初,媒体还是持保留态度来报道乐队引发的疯狂。比如9月份,《每日镜报》就发表了一则关于Beatles的新闻故事——“四个疯狂的小勋爵”。但紧接着,10月13日,当Beatles出现在全国最大的电视综艺节目——Val Parnell的“Sunday Night at the London Palladium”里时,无数尖叫着的粉丝包围现场、阻塞街道、与警察发生冲突——持续数小时的疯狂最终袭击到了伦敦。巧的是,同一天《每日镜报》创造了“Beatlemania”(披头士狂热)一词来描述前一天在Cheltenham演唱会的相似场景(这个词仿造了 19世纪40年代用来形容Franz Liszt音乐会的 “李斯特狂热Lisztomania”)。此后不久,媒体便开始用大版面来对这种现象进行了伪心理学的分析。《星期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引用的一个年轻女孩面对BBC记者提问“为什么仅仅提到Beatles就会尖叫”时的回答解释了根本原因——她坦白:“这不是我在电台上能说的。”
Capitol唱片:“他们不可能走红”
与此同时,美国对大洋彼岸的疯狂并不在意。1963年,作为EMI旗下拥有Parlophone在美发行权的姐妹厂牌,Capitol唱片对Beatles毫无兴趣。这很大程度上归咎于他们国际A&R部门负责人Dave Dexter的音乐口味——他的职责包括在EMI国际发行的唱片里筛选可能在美国成为热门的潜力股。当时Capitol唱片国际部的成绩确实相当好:1963年,他们发行了日本EMI旗下Kyu Sakamoto的专辑《Sukiyaki》,直取榜首。但摇滚乐是属于美国的——Capitol麾下已有Beach Boys——此前从来没有英国作品能拿下美国市场。
58d7daa4b4464a9fb365010151c13c5e.jpeg
而且,Dexter就是不喜欢摇滚。作为Capitol唱片成立后不久就加入的、拥有20多年工龄的元老,Dexter在一次内部简报里判定摇滚是“幼稚的、烦人地重复的”音乐,并谴责了当时被年轻乐迷口味所驱驶的音乐产业。Dexter偏好爵士,并很好地运作了Peggy Lee、Nat ‘King’ Cole以及Stan Kenton。
Parlophone曾向Capitol唱片推荐了两首Beatles的冠军单曲《Please Please Me》和《From Me to You》,但都被Dexter拒之门外,于是它们被授权给了芝加哥的独立厂牌Vee-Jay唱片发行——Vee-Jay的律师Paul Marshall也是EMI在美国的律师。Vee-Jay本可以是Beatles的一个好归宿,当时它旗下的Four Seasons成绩非常好。但1963年初,厂牌董事长Ewart Abner挪用了公司运营资金填补他在Las Vegas欠下的赌债,使Vee-Jay一度资金紧缺。
88317a2466e747199f148720a8639434.jpeg
Vee-Jay于1963年2月发行了《Please Please Me》,Dick Biondi——芝加哥WLS电台DJ, 同时也是Abner的朋友——则成为了美国首位播放Beatles音乐的DJ。Biondi的这次广播节目使这首歌(有意思的是当时黑胶唱片标签和商业广告上都把“The Beatles”错误地写成了“The Beattles”)在3月份的WLS榜单上排名35,当然这不是一个全国性的榜单。
5月底,就在Vee-Jay发行Beatles的第二首单曲《From Me to You》时,Biondi被WLS解雇。 一个月之后,他来到洛杉矶KRLA电台。尽管已不在Vee-Jay老家工作,他还是十分支持Beatles音乐的发行,并在6月底说服KRLA将《From Me to You》加入其播放列表,即便这张唱片自发行以来并没有引起全国性的关注。据KRLA的调查,这首歌在7月及8月上榜六周,最高排名33。这令它打入Billboard的“Bubbling Under Singles”榜单,排名116。但到1963年底,单曲仍然只售出不到15000张。
0c97fda593a8428d9a32909c5563de19.jpeg
不过,当时由美国摇滚歌手Del Shannon翻唱的《From Me to You》则表现稍好。他在当年春天曾与Beatles一起在英国巡演。Shannon的版本在Billboard Hot 100上榜四周,7月达到最高排名第77位,这让这首歌成为了Hot 100榜单上的第一首“Lennon-McCartney”作品。不过,Shannon的翻唱也减少了Beatles原作在全美传播的机会。一封由圣路易斯KXOK电台制作人写给George A. Harrison的姐姐Louise(居住在Benton,III.,曾竭力为弟弟的乐队争取支持)的信里援引了电台早期抵制播放Beatles版本而热捧Shannon的事实。
那段时间,Abner因玩忽职守被Vee-Jay解雇。这引起了当时离开Vee-Jay转投EMI的Marshall对他的怀疑。8月份,Marshall代表EMI的美国版权代理公司Transglobal,控告Vee-Jay未支付版权费,要求停止对Beatles音乐的发行,并撤销其在未来对单曲的发行权。当时的版权费总额不超过1000美元,但Vee-Jay并不在乎失去这支并不成功的乐队。他们更加关心如何在Marshall的“帮助”下,与同样未得到版权费的Four Seasons解除合约,并且真的做到了。
4400bf1bc71a407582e2cd2a7b2b4b95.jpeg
与此同时,《She Loves You》开始打破英国榜单纪录。撤销Vee-Jay的合约后,Marshall联络了Capitol唱片的Dave Dexter,推荐这首最新热门单曲。尽管英国那边频频传来破纪录的消息,Dexter还是看不上Beatles,他认为Vee-Jay的失败证明了他最初的拒绝是正确的选择。“他们不可能走红”(Dead in the water),他如此描述这个乐队在美国的前景。
Transglobal将《She Loves You》授权给了费城的独立厂牌Swan唱片,他们于9月16日在美国本土发行了这首歌,结果成绩比Vee-Jay还糟糕:未能在任何电台上榜,播放时还被听众全面抵制。9月28日,纽约WINS电台的DJ Murray the K开始在“battle of the hits”(播放两首歌曲,由听众决定哪首获胜)中播放《She Loves You》,排在第三组上场。之后他在连续一周内每晚播放,但没得到任何回应。Swan唱片说服费城本地的电视节目“American Bandstand”在其“Rate a Record”单元播放这首歌,它最终拿到了73分(满分100)。糟糕的是,当主播Dick Clark拿出留着拖把头的Beatles的照片时,在场的年轻人们爆发哄笑。在那之后,Clark回忆道,“我觉得这四个家伙没有前途”。
126012a9569d4ae38edfd09a5b316ce8.jpeg
9月份,在Swan唱片发行《She Loves You》的同一天,Harrison来到美国探望他住在伊利诺伊的姐姐——当然没有人知道他是谁。Louise带着她弟弟来到伊利诺伊州西法兰克福市的一家电台,这家电台曾在她的鼓动下播放过《From Me to You》。电台复制了一份Harrison随身带来的《She Loves You》,并由电台老板17岁的女儿进行直播采访,结果无人收听。而当Harrison与本地乐队Four Vests在一个舞会上即兴演出50年代的摇滚歌曲时,甚至没人想要他的签名。(Harrison此行最大的收获的也许是买了一张R&B歌手James Ray的专辑,里面有一首《Got My Mind Set on You》,近25年后,Harrison的翻唱版成为迄今为止Beatles最后一首登上Hot 100榜首的歌曲)
Harrison的美国之行让他自己也开始看衰Beatles在美国的未来。
Ed Sullivan与Beatles的初次“相遇”
乐队在10月13日的“Sunday Night at the London Palladium”节目中演出后,英国小报的疯狂达到白热化,这时美国媒体才开始关注大洋彼岸所发生的事情。10月29日,《华盛顿邮报》首次在美国发表针对这个现象的文章《无数英国人在“暴动”》(“Thousands Of Britons ‘Riot’”),由驻伦敦记者Flora Lewis撰写。文章报道了乐队最近演出过的四个城市出动防暴队平息疯狂人群的情形,Lewis在文章里表达了对Beatles音乐的鄙视(认为其节奏只是没完没了地重复),并将他们的形象比喻为“软塌塌的乱七八糟的拖把”("limp, upside-down dust mops")。
f2dc9f3a3e984212ba9027083e00895e.jpeg
10月底,乐队前往瑞典巡演,疯狂的英国人民才得以喘息。不过10月31日,数以千计的粉丝冒雨在伦敦机场尖叫着迎接他们归来。《纽约时报》形容,飞机滑行的声音都无法比拟当时人群发出的尖叫声。当天同在伦敦机场的Ed Sullivan还以为是某位英国王室引起的骚动。当他得知实情后问道:“Beatles到底是谁?”Sullivan,一个对精彩故事十分敏感的前八卦专栏作家,想起了自己早年在综艺节目热捧猫王的光辉岁月,并开始盘算或许能在节目中打出Beatles这个奇招。
捕获王室的心
11月4日,Beatles在伦敦帕拉丁剧院参演皇家大汇演(Royal Variety Performance)。在英国媒体的眼中,此刻他们才真正从野蛮人群的低俗偶像转变为可爱的拖把头。在年度慈善活动中,Beatles受伊丽莎白女王邀请进行演出,不过当时身怀爱德华王子女王无法到现场。而王室中最受人尊敬的王太后当晚在场,据报道称她一直在随着Beatles的节拍鼓掌,玛格丽特公主则随着音乐打响指。
c95b892527d943fba6ad39e5baaf4712.jpeg
接下来上演了著名的一幕。当晚Lennon介绍演出最后一首歌曲《Twist and Shout》时,幽默又带点嘲讽地对现场观众说:“普通座位上的人们请为我鼓掌,剩下的就晃晃你们的珠宝吧。”在那之前,还没人敢在王室家族面前如此放肆。Lennon拉近了王室与舞台上这四个工薪阶级的距离,为此博得了满堂喝彩。在英国这个崇尚正面形象的国度,Lennon让自己的乐队迅速为人接受,连王太后都成为他们的粉丝,称他们“如此年轻、如此清新、如此有活力”。
8cd88aecaad84b18ad56204e4bfe92e5.jpeg
从那时起,Beatles开始被视为民族英雄。虽然11月2日的《每日电讯报》还将Beatles的演唱会作希特勒的纽伦堡大会,但在参演皇家大汇演后的第二天早上,媒体们纷纷为其正名。如《每日镜报》所说:“除非你很古怪,不然你无法不爱上疯狂的、嘈杂的、快乐的、英俊的Beatles。”胜利全面开花:到12月为止,《星期日泰晤士报》的音乐评论家Richard Buckle已将Beatles与贝多芬相提并论。
叩响美利坚大门
尽管Beatles在英国势不可挡,影响与日俱增,但美国Capitol唱片还是在11月初再次打击了这个乐队:Dexter再次拒绝他们的最新单曲。这首《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在英国预订已超过一百万张。皇家大汇演之后,乐队的经纪人Brian Epstein与其手下另一个艺人——签约Liberty唱片的利物浦歌手Billy J. Kramer共同前往纽约,表面上是为了宣传Billy,实则考察如何将Beatles打入美国市场。
cf58ec7eb3db4f4e96e027203c246cf0.jpeg
Epstein纽约之行的重点之一是为Beatles敲定在“The Ed Sullivan Show”节目中表演的机会。Sullivan的欧洲星探Peter Pritchard,早些时候曾带该节目的演员统筹Bob Babb观看乐队演出,并定期向他更新乐队的近况。Pritchard打电话给Sullivan,鼓动他与Epstein见面。虽然此前Sullivan目睹过乐队在伦敦机场的盛况,但他最终同意与Epstein见面还是归功于Pritchard向他汇报了乐队赢得王室青睐的事实。
两次会面后,协议敲定了:Beatles将出现在2月9日及2月16日的“The Ed Sullivan Show”中,第三次露面则是晚些日子在电台的录播节目(在之后连续几周内,三个节目都将在电台播出)。1956年,Sullivan曾为猫王做了类似的推广,同样在四个月内演出三次。不过由于Beatles需要从英国飞来,他们的日程被压缩,以避免反复往返产生的费用。
0c939095ba8e475897cd5370bfd31896.jpeg
Sullivan在预算上是出了名的精打细算,在Beatles身上,他表现得更加小气。通常在他节目上演出的艺人能获得1万美元的报酬,顶尖的热门艺人则更多,如1956年猫王三场演出便收入5万美元。但在这支美国无人知晓的乐队面前,Sullivan占了上风,Epstein三场演出总报价仅1万美元。不过Epstein如愿得到了三场“The Ed Sullivan Show”的表演机会,这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乐队来说也是前所未有的事情。而在一次《纽约时报》的采访中,Sullivan说道:“我坚信这将成为与猫王时期相媲美的集体狂欢。”
23年来,Sullivan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黄金时段打造的16季节目已经无人能及,但他的名望以及造星能力即将因为Beatles的到来而达到巅峰。在那之前的几个月,他在音乐剧《Bye Bye Birdie》的电影版中饰演自己,受到了热烈的追捧,剧中一首唱诗班风格的著名金曲淋漓尽致地道出参演其节目的无上荣耀。歌曲唱道:“Ed Sullivan,We’re going to be on Ed Sullivan!”够幸运的话,艺人仅仅在节目上露个面,就能开启通往事业巅峰之路的大门。而获得三场演出机会,让Epstein感觉成名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Capitol唱片的“屈服”
对于Beatles来说,Sullivan的一句话就足以改变乐队在美国的命运,更何况是三期节目的合约。而随着Sullivan的表态,Epstein也开始着手去改变Capitol唱片此前冷漠的态度。接下来所发生的事没人能说清楚,似乎Epstein专门去拜访了Capitol西海岸负责人Brown Meggs,并带回来一份唱片发行承诺。不过Epstein所不知道的是,在Dexter 第四次拒绝Beatles之后,EMI的常务总经理L.G. Wood已经开始准备通过Capitol在美国发行乐队的唱片。Wood实际上对Capitol此前的行为大为光火,为此他还专门飞到纽约去和Capitol的董事长Alan Livingston会面。有了EMI董事长Joseph Lockwood的撑腰,Wood坚决要求Livingston同意在Capitol发行Beatles的作品。
114464ecd0bb406486923400c57f3ee0.jpeg
当时Livingston对EMI的决定并不服气,尽管在与EMI的谈判桌上Capitol并没有权利说个“不”字。回顾Livingston的职业生涯,他曾成功签下了Frank Sinatra,也曾成功塑造了小丑Bozo的形象(而且后来他所管理的制作公司也将拿下了Don McLean的著名作品《American Pie》),他把Capitol完全当成了自己的领地。不过实际情况是,EMI拥有Capitol 96%的股份,Livingston不过是一个员工而已。在会上,Wood最终逼着Livingston同意了Beatles的发行合约,Livingston极不情愿地签下了Beatles下支单曲5000份的发行量。而之后不久,Epstein和Sullivan谈拢的消息就传到了Capitol,至此Capitol才心甘情愿地拿出4万美元(相当于如今的30万美元)的大手笔营销预算,在一个新乐队上花这么多钱,在当时来说是史无前例的。
09be2351cbfb4c9a90e89cef626c3cec.jpeg
以上只是故事的一个版本,从Livingston嘴里说出的则完全是另一个走向:他回忆说,他在11月接到了Epstein的一个电话,来了解为什么Capitol不发行Beatles的唱片,当时Livingston回复说他从未听过Beatles的作品——这样的回复在外人听来是站不住脚的,先不管Beatles当时到底有多火,作为一个和Wood有定期联系的人来说,他也肯定收到过Wood的发行建议。即便决定权在Dexter手里,他也不可能不顾上级的压力我行我素。不过在Livingston的故事里,是Epstein与他的谈话让他开始拿起Beatles的唱片,并且在听过之后就迅速觉察到了乐队在美国的潜力,并且爽快地拿出了4万美元的营销预算。
(有一个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的事实是,此后Dexter并没有因为他拒绝发行Beatles唱片的行为受到惩罚,仍然稳坐着国际A&R部门头头的位置——实际上当时被他拒之门外的还不止Beatles,包括Gerry & the Pacemakers、the Hollies、the Animals、Dave Clark Five、Herman's Hermits以及the Yardbirds都成了炮灰。不仅如此,相反他还一直在负责着Beatles唱片在美国市场的事务,以及英国专辑在Capitol的出版。而在John Lennon死后,他还在Billboard的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恶意中伤Lennon的文章,之后Billboard对此进行了道歉。)
经纪人Brian Epstein美国之行的收获
回到Epstein上来,他的此次美国之行安排得满满当当,包括接受《纽约客》杂志的专访,对音乐出版商的考察,以及对Kramer的宣传——Kramer在“The Joe Franklin Show”上翻唱了Beatles的《Do You Want to Know a Secret》。除了与Sullivan的会面之外,他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与General Artists公司(GAC)代理人Sid Bernstein达成的合作,Bernstein坚持要定下Beatles在纽约卡内基音乐厅(Carnegie Hall)的演出。
Bernstein此前在新学院大学(the New School)上过一晚的西方文明课程,当时课程的一项任务就是阅读英国报纸来加深对英国议会制的理解。作为一个演出经纪人,他的目光本能地被娱乐版面给吸引住了,而当时英国报纸对Beatles的狂热已经无法遏制,由此他对这个乐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他想方设法联系到了Epstein,并在电话中向他提出了在卡内基音乐厅演出的计划。Epstein倒是很犹豫,因为Beatles并没有在美国取得像样的成绩,要是门票卖不出去那就丢大脸了。同样的,GAC也在这点上也有担心。
接下来Bernstein干了一件大胆的事:不管GAC怎么考虑,用自己的钱租下卡内基音乐厅,而演出日期定在了2月12日。命运就是有这样巧合,这个时间正是Beatles在“The Ed Sullivan Show”首次露面之后。而得知Sullivan与Beatles合作敲定的消息后,Bernstein自然也有了足够的信心不用去担心票房。不过在那之前,在Epstein还没正式同意合作的时候,Bernstein已经“自作主张”地进行着进一步的演出准备。当卡内基音乐厅的工作人员问他Beatles是谁时,深知音乐厅不乐意让流行乐队在那儿演出的他只能含糊地、却也绝对真实地回答:“他们非常火!”
美国媒体上场了
与此同时,美国媒体也开始随着英国媒体的步伐关注起Beatles。在11月中旬的一周之内,乐队经历了一次密集的媒体关注:在11月15日,《时代周刊》杂志出版了一期以“新的疯狂”(The New Madness)为主题的报道;三天后,《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以“披头士狂热(Beatlemania)”为题的文章;美国三大电视台安排了摄制组去报道11月16日Beatles在伯恩茅斯的演唱会。
c43ffd2dcd6d43f0b0bfbb3bc4aa0a85.jpeg
而运气也再一次降临到了Beatles身上:在两个月前,CBS(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NBC(美国国家广播公司)都将晚间新闻的时长延长到了半个小时,这让他们不得不找一些以前不会播的内容来填补这些多出来的时间。NBC是第一个吃螃蟹的,11月18日,他们在收视率不错的“Huntley-Brinkley Report”节目中用四分钟报道了“披头士狂热”。新闻中,通讯记者Edwin ­Newman展示了歌迷的疯狂,顺带播出了30秒《From Me to You》的录音室版本及被观众尖叫声淹没的演出录像。Newman在报道时说:“Beatles之所以这么受欢迎,原因之一是我们根本没法听到他们在唱什么。”
99fb8cd74b594ff3b74e821e0679f562.jpeg
接着在11月22日,CBS也对Beatles进行了报道——当天也是乐队第二张专辑《With the Beatles》发行的日子(由于ABC的新闻节目时长仍然为15分钟,因此他们并没有对Beatles进行过任何报道)。当天早上,CBS曾预告过一段4分钟的专题报道将在Walter Cronkite主持的晚间新闻节目里播出,而且由Mike Wallace主持的“CBS Morning News”也播出了这段新闻的一个简要版本。不过当晚这段新闻并没有如约而至,因为肯尼迪遇刺身亡的消息已经震惊了整个美国。
走出肯尼迪遇刺的阴影
肯尼迪遇刺的消息让整个美国都陷入了悲恸当中,而当时的青年群体无疑是受打击最大的,因为肯尼迪在他们心目中就是理想主义与乐观主义的化身。刺杀事件给他们带来的只有震惊、哀痛以及幻灭感。
194a459f4aa346239e3f528db246dbdd.jpeg
这种无时不弥漫在空气中的沉重感亟需被打破,但即便是在电台流行音乐榜单中也找不出一丝让人喘息的机会。当时直指榜单首位的是一首关于罗马天主教宗教秩序建立者的法文民谣,这与肯尼迪作为第一任天主教徒美国总统的身份有着惊人的一致。这首符合当时人们心情的《Dominique》由比利时音乐人Sister Luc-Gabrielle创作录制,并以the Singing Nun之名发行。它在1963年剩下的时间里一直统治着榜单,挑动着美国人那根脆弱的神经。
在肯尼迪遇刺数周之后,“CBS晚间新闻”里不间断的沉重消息让Cronkite开始意识到,应该来点能让这个国家的人变得积极的东西了。最终他决定要播点有趣的节目,但是当时环境下竟也没有能称得上“有趣”的事情。接着就有人就记起了11月22日当晚本来要播的那条片子,一条关于英国青少年被几个拖把头摇滚明星迷得死去活来的新闻。
12月10日,“CBS晚间新闻”终于播出了那关于Beatles的四分钟,尽管它的内容已经有些过时了。而除了《时代周刊》、《新闻周刊》、NBC之外,《生活》杂志当时也在一篇围绕the Singing Nun分析美国流行音乐现状与未来的报道后面,刊登了一张玛格丽特公主接见“红得发紫的披头士乐队”的照片。甚至一向古板保守的《纽约时报杂志》也刊登了一篇名为“英国人的披头士狂热(Britons Succumb To Beatlemania)”的文章——和CBS的那条新闻一样,这篇报道也因肯尼迪遇害而被“雪藏”。
我们先来看看CBS的那条片子。负责报道的CBS伦敦分社社长Alan Kendrick介绍了和之前的新闻差不多的场面:尖叫的青少年、皇家文艺汇演,以及被惊呆了的记者。不过片子中也有两个NBC的报道中没出现的材料:一段Josh Darsa对乐队的采访和一段乐队在伯恩茅斯演唱会上表演《She Loves You》的视频。尽管Kendrick的报道透露出一股子挖苦嘲笑味——他称Beatles“根本不是在创作音乐,甚至都不知道留个好发型”,但是那段演出视频却是相当吸引人眼球。而Kendrick的语气也让青少年观众留意到了这支“青少年有多爱,成人世界就有多恨”的乐队——这也是一个能够激起人们好奇心的卖点。
虽然Cronkite的新闻节目在收视率上次于NBC的“Huntley-Brinkley Report”,但它一晚上也能吸引到近千万观众。而这里的千万分之一就包括CBS的台柱Ed Sullivan,他在节目播出后就立即致电了Cronkite想了解更多关于“那四只甲壳虫”的事。尽管Sullivan之前已经同意让Beatles上自己的节目,但他仍然有些看不起这四个人,而Cronkite的新闻让他对这支乐队刮目相看。
三天之后——也就是距Sullivan与Epstein的重要会面一个月之后,CBS正式对外放出消息:Beatles,这支“在英国异常火爆的四人乐队,将在2月7日首次踏上美国的土地,并在2月9日与16日登上‘The Ed Sullivan Show’的舞台”。这则消息重新唤起了此前媒体对乐队的报道给美国人留下的印象,包括他们征服英国王室的“光荣事迹”。同时,消息还称“乐队的首张专辑将在一月发行”——Capitol唱片刚在消息发布一周前做出了这个决定,当时他们还泄露了Beatles将登上Sullivan舞台的消息。
15岁女孩“点燃了”电台
CBS新闻播出的当晚,还有一位名叫Marsha Albert 的马里兰州15岁女孩儿守在了电视机前,她随后给华盛顿WWDC电台的DJ Carroll James写了一封信,问:“为什么美国没有那样的音乐?”James也看了那则新闻并且也对乐队深深着迷,所以他托他在BOAC电台的朋友送来了一份《I Want to Hold Your Hand》的唱片拷贝。而作为奖励,James把Albert请到了演播室。12月17日,他在电波中这样说道:“女士们、先生们,你们即将听到美国从未出现过的音乐,来自Beatles的《I Want to Hold Your Hand》。”
一曲播毕,电台控制台已经完全被听众的来电打爆,他们的要求只有一个:再播一遍!于是WWDC把这首歌安排在了热播列表中,并在歌曲中间加上了“WWDC独家”的音效以避免其他华盛顿的电台擅自翻录。第二天,当地的唱片店涌进了一大波来购买这张唱片的乐迷,而实际上唱片并没有上市,工作人员自己都没听说过这支乐队。随后,James把唱片拷贝又寄给了一位芝加哥的电台DJ朋友,而他的这位朋友又将其寄给了圣路易斯的一位DJ,他们所得到的反馈几乎一样:《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已经火了。
68e0a596964d41d4aaa11214690fc6cd.jpeg
为什么James的一次播放能得到如此热烈的回应,而乐队此前在美国发行的单曲却无人问津呢?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美国人民在肯尼迪事件后需要Beatles这样的“疗伤剂”。正如Lester Bangs在1963年冬天所写的:“我们在醒来之后总需要刺激一下自己。”用一些不同的东西——异国的、愉悦的、甚至疯狂的。而从当时的社会氛围来看,这种“疗伤剂”需要来自国界之外,因为整个国家仍然被哀伤笼罩。
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美国媒体对“披头士狂热”的关注和呈现,已经教会了美国青少年该如何追星。Beatles在美国最早发行的那些单曲虽然成绩不佳,但这些往事在WWDC电台按下播放键开始就已经烟消云散。更何况,Cronkite的节目以及“Huntley-Brinkley”已经让将近2000万人见识到了“披头士狂热”。
9a561d48e3a84d52beeb7c34d0f21de3.jpeg
我们现在很难想象没有互联网的时代是怎样的,更何况那还是一个没有MTV、E!、“Entertainment Tonight(娱乐今宵)”、《人物》杂志以及《滚石》杂志的时代。在1963年,电台、青少年杂志、以及偶尔的有限服务几乎是流行歌手们曝光的最常用途经。电视节目则仅限于“American Bandstand”或者一些地方台的类似节目,只有当你的单曲足够火了,才有可能登上三大广播电视网黄金时段的综艺节目。
无论如何,Beatles在美国瞬间变得无处不在。之前电视里看到的“披头士狂热”已经成为了全美人民的常识,并且点燃了属于美国的狂热状态。在上面提到的《纽约时报杂志》那篇文章中,那副漫画能给当时的情况做一个总结:一个女孩在留声机上播着Beatles的唱片,并向她摸不着头脑的老爸解释,“他们就是能让你很自然地叫出声来,老爸,他们的音乐就是有这种魔力!”
037534d81cb94900a7cd6e894d11d65b.jpeg
“当你听到Beatles时,只管尖叫就对了。”即便没有听过他们的音乐,每个歌迷也都学会了这招。而当他们真正听到乐队的音乐有多棒时,“要不要加入狂热的追星队伍”便不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Capitol的营销策略
Beatles单曲在电台的大热让每个人都陷入了疯狂,除了Capitol。Capitol唱片本打算在1964年1月13日发行《I Want to Hold Your Hand》,但是James在唱片问世前就播放了这首歌,这一做法完全打乱了原来的计划——当时的音乐产业还不会为了预热而在唱片发行之前就提供单曲给电台播放,James的提前泄露无异于打开喷油井任由石油白白浪费。于是,Capitol召集了公司的律师,向WWDC寄去了一封禁止通知函,勒令他们终止对这张唱片的播放。电台断然拒绝了——这是多年来最受欢迎的唱片,何况只有WWDC有独家播放资源。与此同时,James还在向其他城市更多的DJ散发歌曲的拷贝,而歌曲在每一家电台都无一例外地收获了空前的反响。最后,Capitol妥协,并决定把唱片的发行时间尽可能地提到了12月26日。
17e4583625e64a5baa69e8e1da9d6acc.jpeg
这时Capitol意识到自己已是骑虎难下,公司原本计划的二十万张出货量在现在的情况下已经远远不够。随着圣诞节的临近,工厂都在加班加点工作,Capitol甚至开始与竞争厂牌旗下的生产工厂达成了一些第三方交易。
后来的事实证明,Capitol将发行日期提前的决定对整个策略安排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使得接下来发生的一切变为可能。如果Albert没有写信给James,没有引发这次唱片发行的加速,Beatles的美国巡演就不会一直被粉丝们的狂热所伴随,他们2月9号登台的Ed Sullivan秀也就不会打破收视纪录。而现在,一切都在飞速地展开着。
12月23日,Capitol公司的国内唱片销售经理Paul Russell发布了一份员工备忘录,概述了Beatles的市场营销计划。在当时,市场营销上的工夫几乎都是花在产业身上而非消费者身上,这几乎算是不成文的规定。12月30日,一份占了两个版面、题为《来见见披头士!》的广告登上了《Billboard》杂志,并被分发给了电台和零售商。这份广告还被制作成展示板,放在了唱片店的收银台边来指导歌迷购买。同样是为了在零售店和电台的推广,Capitol公司制作了一个动态的立体模型,上面是乐队四人的头像同时在摇头晃脑。这个立体模型颇为精致,你可以在Maysles兄弟拍摄的关于Beatles第一次去美国的纪录片中一睹它的风采。
9020a1b6d6a541819666f3a7af9f9186.jpeg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Capitol公司当时的一些营销方式显得有些古怪,比如:只要是在工作时间里,所有负责销售和电台推广的员工都被要求戴上Beatles式的假发,而且他们还会鼓动零售商和DJ们也这样做。备忘录里这样写道:“只要恰如其分地让这些Beatles假发流传开来,你就会发现这有助于掀起一阵即将席卷全国的‘Beatles发型浪潮’。”此外,成千上万的贴纸在员工间分发开来,贴纸上写着“Beatles来啦!”,并且画着四个人的发型,下面还注视着:“我们真正希望销售员们能够在走在街上或者拜访电台、零售处的时候,将这些贴纸贴在一些无伤大雅的地方……让当地的中学生也在城里帮着散发这些贴纸,让你们的朋友和家人也参与进来。”
而实际上,当营销计划正要展开时,它却显得没有那么必要了——Livingston后来表示,Capitol根本没花完4万美元的预算。自《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在12月26日发行的那一刻起,它凭的全是自己的吸引力来推销自己。
f952def50d0f4effb8a6a613c94ac780.jpeg
在推迟了所有销售和推广员工的圣诞假期后,Capitol于12月26号就积极动身起来。公司的推广人员在早上九点前就亲手将Beatle的7英寸单曲送往主要的电台。还不到中午,美国国内最受欢迎的40家电台就已经都在强推这张唱片。唱片店很快就被堵得水泄不通,因为青少年们都拿着圣诞节里得到的零花钱飞奔着去买那张单曲。一位新泽西的店主告诉《Billboard》杂志:“销售量简直是在爆炸性地增长。”
科技的力量:收音机的普及
发行日期的提前还带来了一个意料之外的好处。在1964年,美国青少年平均每天会听3个多小时的电台。而当孩子们都在过着圣诞假期时,这一数字无疑会升得更高。同样重要的是,在那个圣诞节里,孩子们收到的最普遍的礼物就是晶体管收音机,因此收音机价格变得前所未有的便宜。
日本产的晶体管收音机尽管从50年代中期起就十分流行,但60年代随着便宜杂牌货的激增才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普及。1962年,全美售出了550万台收音机,而到了1963年,这一数字几乎翻了一番达到1千万。正是由于在1963年收音机成为了随处可见的节日礼物,著名的喜剧歌曲创作人Allan Sherman还录制了一首名为《圣诞节的12天》的滑稽歌曲,围绕着“在圣诞节第一天”收到的一台日本收音机,他在之后的段落里对它大肆描述:“它是Nakashuma牌Mark 4型号的——就是都停产了的那种/人造皮的壳子以及一个好让你听到盒子里声音的小孔/还带着根电线,一端有个东西让你放到耳中。”
2706ad700ad24535b004f516ee8729d1.jpeg
晶体管收音机是燃起60年代青年文化引线的科技火花。和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出现的互联网一样,它是大众发掘和分享音乐的媒介;和80年代的随身听一样,它通过便携及私密的方式让听众喜欢上音乐。不论是校园还是沙滩,只要你想与朋友分享音乐,就可以随处带着它。当你走在街上、坐在教室后面、或者夜里躺在床上的时候,也都可以通过耳塞来听它,毕竟用被子掩着父母也不会知道。
在那之前的收音机既不能随身携带也没有耳塞,而之后的科技新品——手提音响、随身听、iPod,都在加强公放或者私人聆听的体验,当然两者不可兼得。在Maysles兄弟的纪录片里,Beatles到哪都带着他们Pepsi牌的晶体管收音机,聚在一块儿、或者单独听着全美前40的电台。有这么个经典的时刻:他们在自己的酒店套房里和一个DJ进行着面对面的访谈,与此同时,他们也在通过自己的收音机收听着自己访谈的直播。
85de079d42c2471499d8d5ec59a175ca.jpeg
所以,如果你愿意的话,想象一下:全美国上下的青少年们都在1963年的圣诞假期里打开了他们的新收音机收听上几小时的电台节目,不论他们身在何处,是独身一人或是与友相伴,他们都在一遍又一遍地收听着其中的新声音,那比收音机本身更令人兴奋。
在唱片发行后的三天里,《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共卖出了25万张,Beatles也一跃成为美国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乐队。而当DJ们告知他们的听众“乐队会在2月来到美国”时,歌迷已经兴奋得炸开了锅。
青少年的叛逆浪潮
随着Beatles狂热逐渐在美国抬头,成人世界的偏见随即而至。12月29日,《巴尔的摩太阳报》(the Baltimore Sun)站在成人的角度显露出了自己的担心,其发表的一篇报道称:美国是时候要好好想想怎么来应对这种“入侵”了。这实际上已经是委婉地在喊话:“Beatles滚回去!”
Donald Freeman也在《芝加哥论坛报》(the Chicago Tribune)的文章中讽刺道:他们看上去就像留着加长版Ish Kabibble(译者注:美国喜剧演员、短号乐手)头发的“活宝四人组”(译者注:“活宝三人组”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著名杂耍喜剧组合),如果他们去找一个乐迷理发师剪头发,咔嚓几刀下去这个组合肯定就不存在了。
6bf54802bfc24a51b44d1901df5cced6.jpeg
这种傲慢的态度对于叛逆的青少年来说,反倒是增加了一条更爱Beatles的理由。成人们抓狂了!而Capitol唱片正是抓住了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在自己的刊物中引用了《巴尔的摩太阳报》的评论。
当然,正如Ed Sullivan所说的,当时的摇滚乐就是为毛孩儿们而生的。所以Beatles的突然爆红,自然是让正经的大人们变成了塞上耳朵抱怨的人,而他们之中的代表就是NBC电视台的主持人Jack Paar。1964年1月3日,当他试图在自己周五晚的综艺节目中嘲笑这支乐队的时候,无形中把“披头士狂热”推向了一个新的高潮。
一场闹剧的加温
Jack Paar此前也出席过十一月举行英国皇家汇演,当时他就觉得这种狂热可笑之极。和普通成人一样,他觉得摇滚乐相当幼稚,并且从未在自己的节目中请过摇滚音乐人。而当他的对手Ed Sullivan宣布Beatles将在二月露面时,他却想着提前去挖墙脚。他从BBC那里拿到了Beatles的演出视频花絮,并且对外宣称乐队将在自己的节目中首先登台。(这一消息曾一度让Ed Sullivan想取消之前的合作,不过很快他就意识到这也是种不错的炒作。)而全国的流行电台的DJ也迅速将这一消息传到了每一个角落——当时绝大多数美国歌迷都只是在单曲唱片封面上见过Beatles而已。
d1aff279fa1c4e278d2889f50e70f098.jpeg
当Beatles将在“The Paar”上露面的消息深入人心之后,最后的结果却证明这只是一个历史的注脚。NBC并没有让这次露面变成现实,Jack Paar自己也承认这不过是一个玩笑而已,至此Jack Paar已经成为了历史的罪人。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件事却是在“Ed Sullivan Show”之前一个月中最让美国人关注的一个重要事件。就如Beatles的制作人George Martin在1964年5月接受《Variety》杂志采访时所说的,在激起青少年好奇心方面,Jack Paar绝对算得上一个“功臣”。
Jack Paar的这档节目主要面对的人群还是成人,大概有1700万的观众。而1月3日的那期节目所吸引的关注量猛增到3000万!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当时Jack Paar的一期普通节目其实还排不进全国30强,但是当晚,这3000位电视观众几乎把它推到了收视率第一的位置!
7b6f37c276664edd8aa10a458f4dd64c.jpeg
我们来回顾一下当晚的那期节目。Beatles的部分以一段演唱会片段开始,面对视频里粉丝的狂热状态,Jack Paar挖苦说:我了解到科学家们正在寻找治疗这种病症的方法——这句话引发了哄堂大笑。接着,他让Beatles的《She Loves You》首次完整地登上了美国电视银屏,不过那只是一段BBC在录音室拍摄的一段纪录片而已。这段视频也让这首歌成为了《I Want to Hold Your Hand》后最热的作品。
当然,《She Loves You》的走红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Swan唱片。据厂牌董事长Bernie Binnick回忆,这首歌在节目播出后一周的周一迅速成为热议话题,Swan唱片也随即发行了这张唱片。如果说《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是得益于广播的话,那么《She Loves You》则是有着电视媒体带来的无法比拟的优势,并迅速成为了全美国最受欢迎单曲的有力竞争者。
299fe564dd774b1b883d5eae10da1f4c.jpeg
而在另一边,这样的情况可让Capitol唱片高兴不起来,因为Jack Paar把注意力全引到了竞争对手那里。在1月20日发布的一篇报道中,Capitol也承认了Jack Paar的确是Ed Sullivan的一个主要竞争对手。很显然,美国的“披头士狂热”从来不在Capitol的控制之下,而这场“闹剧”则证明,Capitol在未来也不可能控制得了态势的发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