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我们介绍了要想创作出经典的歌曲来所需要具备的第一个要素,即,良好的乐感。接下来,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来介绍一下所需具备的第二个要素。
这第二个要素,就是要具有相当水平的文学功底。实际上,则更甚。换句话说,实际上,要想具备创作出经典歌曲的实力,或曰要想源源不断地而非偶发性地创作出经典的歌曲来,还必须具备扎实乃至深厚的文学功底来。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是文学功底,而非一般的文字功底。难道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当然有所不同。我们知道,说到底,文学也是一门艺术,而非简单、机械的技术。无论是文学本身还是我们做文学(搞文学创作),最终追求的都是美,而且是完美。换句话说,要给人们以美的享受,而且至少在理论上,还应是完整的美的享受。而不是追求实用性的更不是追求功利性、机械应付性的技术性行为。比如,具体来说,写歌不像写新闻稿件、一般公文或其他行政性文书,只需要稍微具有一定的文字功底,按照其要求来写就行了;也不同于写借据、请假条或者写检查,具有一定的格式,只要会写字,懂一般的常识,根据具体的情况往里面套一下就行了。她要求我们不仅仅是要与曲子的音符以及其行进方向对一下轨就行了的。
为什么有的歌好听、有的歌不好听?为什么现在有很多人喜欢回头曲听那些过去的老歌呢?难道是因为现在听来不好听的歌曲,过一段时间、过若干年听,自动就会变得好听了吗?当然不是。而且,事实上,人们回头去听那些老歌时,起码在内心深处、真实的感情里面,不是每首老歌都会去听的,而是在进行有选择地来听的。换句话说,人们最终真正想听的和喜欢听的,还是那些能从各种角度或层面给人以美的感受与享受的歌曲。尽管有些不好听的歌曲也能勾起人们对某段往事或某个人的回忆——我们自己仔细品味一下就会发现,那不是一码事。换言之,只不过是那件事、那个人让自己印象深,那时碰巧在放那首歌,仅此而已。比如,某个人借了自己一笔钱然后不认账,或者那时自己搞到了某个异性的第一次,或者某个人搞到了自己的第一次,等等。当然,这里的第一次,不全然是那种第一次,也包括人生中所遇到的第一个充满柔情的、含情脉脉的眼神,或者第一次的情窦初开。不一定必然就是是男孩变成男人,女孩变成女人。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文学性比较强的、意境比较好的国语歌曲,哥几个经常在第一时间想起的,换句话来说,比较偏爱的,如果只能选一个的话,哥几个比较偏向于由陈小奇作词作曲、当初的金童——毛宁原唱的《涛声依旧》。甚至可以说,在哥几个心目中,《涛声依旧》在当今国语流行歌曲中的地位,就相当于崔颢的《黄鹤楼》在古诗中的地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