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经常听老师说“旋律”、“主题”、“动机”这三个词,很多人认为它们是同一个内容不同称呼罢了,比如土豆与马铃薯,那在音乐分析时,“旋律”、“主题”、“动机”它们是一个意思吗?接下来我们一一解读。
旋律,它有广义与狭义两种含义,第一、“狭义的”旋律仅指横向音高或旋律线,也就是说它只指“音高”而不指“音长”。在单独分析音乐的音级、音高、音列等因素时,“旋律”就取这种所指。 第二、“广义的”旋律是指包含了“音高”和“音长”这两个方面,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曲调”。当分析需要和节奏、节拍或织体等因素相联系时,旋律就取这种意义。 旋律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旋律的外形;2、旋律的隐伏骨架;3、旋律的高潮及其布局;4、旋律的时代风格。
主题,在一部作品中经常有一两个旋律具有特殊的音乐内容、具有表情特点和形象的集中性。它们之间在调性、素材以及性格上常有十分密切的联系或结合关系。乐曲整体的发展从内容到形式都以这些旋律为基础,称之为主题或副主题,是一种特殊的旋律。主题是指音乐作品中那些“意义突出、性格鲜明、表现力强和可塑性大”的组成部分。优秀的主题一定会包含最基本的乐思、凝聚最核心的素材、概括最重要的音乐形象。 例如:《命运交响曲》的命运主题,前四个音为动机,贯穿整个主题,因此这里可以称呼为主题动机。
主题分析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性格特征; 2、体裁特征——由速度、节拍、音型决定:
3、风格特征:包括a、时代特征;b、民族或地域特征;c、流派或个人风格; 4、外形特征:可以细分为点状、线状、面状、网状。 a、点状:音乐被休止符切割成许多短小片断,或由很多短小片断反复构成。(例如《胡桃夹子》); b、线状:气息宽广、线条悠长。(例如《黄河颂》); c、面状:进入浪漫主义时期后的那些由平行旋律构成的主题,在印象主义作品中较常见; d、网状:一种纵横交错的副调织体(例如《牧童短笛》);
动机,赋予主题以独特的性格面貌、具有特殊表情含义的音调进行的凝聚形式。动机的特殊功能作用决定着它们第一次出现后,经常进行各种各样的发展,表现出极为旺盛的生命力来。 动机一般很短,由具有特性的音调及至少含有一个重音的节奏型构成,一般就一两个小节,也可以理解为有发展的乐汇。它是主题或发展的胚芽,也是音乐主题最具代表性的小单位。比如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开头的那四个音。 一句话总结:动机是想要表达的东西,主题是表达出来的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