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琴,壮语称“鼎叮”,是壮族古老的弹拨弘鸣乐器,形制独特,音域宽广,音色圆润明亮,可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也可一人或多人边弹、边唱、边跳。主要流行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交界的崇左市龙州县和宁明县及防城港市一带。其表演最大的特色就是演奏者手抱天琴,脚摇铃铛,边弹边唱。2003年,一度濒临失传的天琴弹唱在龙州县金龙镇双蒙村板池屯被广西音乐人抢救发掘并进行了改良创新。
2007年,壮族天琴艺术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继铜鼓之后又一壮族标志性乐器。
天琴以四度或五度定弦,具有独特的音色和宽广的音域。低音区粗壮厚实,中音区甜美圆润,高音区尖细紧张。弹奏时左手执琴按音,右手食指勾弦弹拨发音。随着双音、打音、顿音、滑音等弹奏技巧的变化,低音弦强劲有力,高音弦欢快活泼,节奏简洁明快,轻盈跳跃。弹奏出天籁之音,蕴含神秘气息,极富有古壮民族的韵味。
除了音色漂亮,天琴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广西南壮地区有一对相恋的青年。一天,他们到深山砍柴,来到一个岩洞旁边,听到泉水从洞顶滴下深潭的声音十分美妙,便用葫芦、芦秆和藤丝做成了一把琴,弹出泉水下滴的“叮咚”之声,格外动听。玉皇闻听此声,将他们召到天上弹奏,并敕封此琴为“天琴”。每逢年节,他们就下凡与乡亲们共同欢庆,弹唱舞蹈。
由于天琴形式独特,音乐优美,民族色彩浓郁,近年传播速度很快,学习和掌握天琴弹唱的人越来越多。如今天琴艺术正逐步走向国家级艺术表演舞台乃至国际舞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