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中国音乐界最高学府中央音乐学院的钢琴系副教授谭小棠,受浙江天目琴行邀约,为杭州的专业老师们进行贝多芬奏鸣曲《月光》的深度解析讲座。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课文《月光曲》是几代中国人对贝多芬的初始印象,让很多人对这个故事耳熟能详。但这个故事是后人编撰的,并不是贝多芬创作的本意。原本作品使用的是《幻想奏鸣曲》,但出版商为了更有利于作品的传播和销售,编写了一个美丽的故事,更名为《月光奏鸣曲》。“月光”旋律中传递出的愁思,不仅仅是受到美景启发,或反映恋爱的情绪,更接近的是一种悲悯苍生的情怀。 一小时的讲座中,谭老师从贝多芬时代的乐器与现代钢琴的区别作为切入点,介绍了乐器对于作曲家作品的影响,渐入到这部《月光奏鸣曲》中踏板的使用、连线的表达、指法的选择、渐强中的突强音处理。 在关于指法的使用,谭老师建议各位老师多去注重指法的选择和练习,人的手指肌肉都有排列习惯的记忆,当指法符合了记谱法之后,不但练习作品更容易,还会帮助你更好的记谱。而在解释如何理解渐强中的突强(sf)时,谭老师举例说明,这跟我们平常说话时的语气表达非常相似,当你强调某一个词语的时候,你会从语气上对这个词语有强调作用,而不一定是要很大声说出来。 活动结束后的提问时间,老师们踊跃发言:有的老师问到声音质量如何均匀,还有老师提到如何更好地练习琶音。谭老师通过生动的举例说明,一一为老师们详细解答。在场的专业老师及学生们都受益匪浅,活动结束后许多老师留在天目琴行,用谭老师讲到的技巧在贝希斯坦钢琴上进行试奏练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