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倩琳,哈尼族,出生于云南省,中国中央民族歌舞团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分别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本科和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声乐研究生。
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光华大学生发展基金理事,被评为“爱心大使”。北京美国英语语言学院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绿色中国“推广大使”国家民委系统“文明职工”。
2016年3月18日杨倩琳受邀请参加《爱在行动》公益晚会 。2019年著名歌唱家杨倩琳参加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一首哈尼族古歌《南迁,南迁》唱响北京民族剧院,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
2017年3月11日,全国两会少数民族代表茶话会,领唱《母亲是中华》。
曾有人说“蒙古人天生会骑马,哈尼人天生会唱歌”这话一点也不假。杨倩琳就是一位地地道道“天生会唱歌”的哈尼姑娘。杨倩琳的家乡是云南思茅市,也许你对这个城市并不是十分的熟悉,但我想你一定听过、品尝过大名鼎鼎的“普洱茶”,是的,这里就是普洱的故乡,在古代它更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在故乡的灵山秀水滋养之下,在这里世代生息的哈尼族人个性开朗多才多艺。而杨倩琳就是哈尼人的杰出后代,将天赋与智慧集于了一身。
杨倩琳从小就对音乐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她而言更是日日不离曲,她总是把自己的各种情绪都融入到了音乐之中。考初中的时候,杨倩琳考了全县第一名,父亲送给杨倩琳一把口琴作为礼物,第一次碰触口琴这种乐器的杨倩琳居然能够吹走出简单的旋律。在师范学院学习音乐的时候,音乐老师用手风琴拉出的每一个音符都会使她产生莫名的激动。那个时候起她更是整日沉浸在各种乐器的陶醉之中。似乎冥冥之中,这个哈尼族的女儿就已经和音乐仅仅的联系在了一起。就这样,带着对音乐无限渴望和对艺术的崇敬,杨倩琳走进了中国民族声乐的最高学府——中国音乐学院。杨倩琳凭借着优异的成绩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曾先后师从于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王士魁、张畴教授。
“如果说天赋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恩赐,那么拥有天赋的人就应该倍感珍惜这种恩赐。”杨倩琳深知自己的求学机会来之不易,更加刻苦努力。成绩是最好的证明:1998年,她便在全国推新人大赛中荣获名族唱法“金奖”;2000年,他在第九届“步步高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赛中荣获民族唱法“荧屏奖”;获“全国歌手唱云南”民族唱法“金奖“;2001年,她的一曲《打歌》更一炮打响,荣获全国广播新歌“金奖”、国家级政府“二等奖”。获全国首届“十大金曲奖”,并获排行榜自然积分全国第一名、获得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广电总局比赛“金奖”、所拍摄《打歌》MV获全国百家电视台评比“金奖”。
2001年,她出版首张个人专辑《打歌》。对杨倩琳而言,这是她的首张个人专辑,更是多年来积累和沉淀的精华之作。其专辑收录了十二首歌曲,全部歌曲都取材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为了演绎好这些歌曲,杨倩琳多次深入到红河、大理、思茅等地领略当地的风土人情汲取云南少数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音乐文化。苍山洱海、边陲江城留下来她足迹,山涧溪边、村社农家留下了她美丽的倩影。她跟随民间艺人学习最原生态的唱法,体会最真实最地道的原生态音乐精华。
在那片神奇的红土地上,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音乐宝藏,每一次探索与跋涉都为杨倩琳的艺术生命注入了新的动力,新的养料又触发了她无限的灵感。“只有真正踏上那片土地,才能真正的明白那种音乐的力量。这就是采风对于一个歌手的重大意义。在一次次的采风过程中,我的心灵也一次次的受到震撼,能够强烈感受到灵感迸发的畅快。”随后所演唱的歌曲《阿佬表》获全国广播新歌“金奖”;获第十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云南赛区民族唱法“金奖”;获全国少数民族“孔雀杯”声乐大赛民族唱法“二等奖”暨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声乐大赛“二等奖”。
回报家乡的人一路跋涉,杨倩琳从哈尼族的山寨走到了全国的舞台,功成名就荣誉环绕却并没有使她有过半点的倦怠和停留。对她而言,成名之后她首先要做的就是回报家乡,把最动听的歌唱歌家乡的人们。“给家乡的人演出总是特别激动。”这是杨倩琳的内心独白。她经常深入云南各个地区表演。她那如甘泉的歌声饱含了对家乡对这片生养她成长的红土地的深深的眷恋。她的真诚也同样感动这所有的观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