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有些问题真的很专业,让我经常怀疑是不是来钓鱼的。当然回答也很专业,抖机灵是不管用的。 节奏来源于人的生物性,脊柱类动物都有天生的节奏感觉,人类使用于音乐艺术中的节奏,称为艺术节奏。所以,艺术节奏无法脱离生物节奏的特性。 从这个角度来解读节奏,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节奏越来越多样化——是因为人类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形态越来越丰富。 节奏符合一般的生活节律。在复调音乐中,各个声部之间基本是动静平衡、此起彼伏的,不能一起动也不能都不动,否则音乐会混乱或停滞,这就是由于生物本能的节奏感在起作用。 还有很多的节奏型来源于作曲家观察到自然界的各种形态,把它们音乐化。例如小附点节奏或者前八后十六的节奏,多形容马蹄声,进而作为骑兵的音乐形象; 连音节奏型,打破了基本节奏型四平八稳的感觉(需要与基本节奏交替出现才有此效果),造成特殊的节奏感,或更开放(如三连音),或更紧凑(如六连音); 节拍体现的是更深背景的节奏感。因为节奏细碎化,需要更有格律性的大节奏背景,于是出现节拍。节拍的格律有平衡的二拍和不平衡的三拍。 人类的感官就是从满足到不满足的螺旋式上升形态。从自然调式,到大小调三种形态,功能和声,到色彩和声,到调式和声全部破坏。 节奏也是如此。从无节拍的节奏,到有节拍的节奏,从缓慢的节拍类型,到四分、八分、十六分的节拍类型,从单拍子复拍子到混合拍子,到没完没了地换拍子或者最后无节拍节奏。。。 无不是人类在寻求新的感觉感官刺激最终作死的过程。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