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歌曲的三大元素:旋律、和声、节奏。但若要正式完成一首完整的作品,还要加上有计划的编曲。就像画画一样,除了有创造主题,还要懂得构图。编曲其中一个重要步骤就是规划歌曲的「段落」。职业编曲/作曲人甚至会基于商业考虑,确保歌曲在「预定时间」内完结,而去编排出最适合的架构。 为什么要先编排歌曲的段落? 就是让编曲的工作更有效率,有了清晰的结构,就可适当地安排乐器的配置,按计划去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就是让作词人了解整首歌的铺排,按制作人(Producer)的心意去填词。 认识歌曲的基本段落 Intro前奏:Intro就像书的导引,目的是快速带动听众进入情绪,令人有想继续听下去的兴趣,而它也必须要跟作品的主题配合,因此重要性不比chorus低。有的编曲人会直接使用Chorus代替前奏,目的也是一样。 Verse主歌:Verse 是歌曲中的必要元素,它带领作品的主题进行。作品可以有几组Verse,利用不同的歌词去描述主题。现代音乐的结构较传统的更自由,有时也会加插” Pre-Chorus ”,目的跟Verse相似,但与Verse的旋律不同。 Interlude / Break间奏:Interlude 是作品中的“䋒缓位“,让听众能回味刚才段落的歌词/旋律,因此常出现在Chorus之后,进入新一段Verse之前。它有着跟Intro相似的Chord Tone。 Chorus副歌:Chorus就是整首作品的「精华」,最吸引人的部分。要想表达的核心主题应该要在Chorus中出现。不论哪种风格,好的Chorus应该能做到「入脑」效果,甚至出现Hook(即在整首作品中不停重复的一句旋律或歌词),因此Chorus的编曲上多要力求丰富或是要与其他段落有明显对比。 Bridge:跟Interlude不同的是,Bridge最大作用是要注入新的元素及改变歌曲的气氛。编曲人可以大玩变奏,更改Chord Tone,总之要让听众在再次进入Chorus 前有新的「听觉冲击」。其中一种常见的Bridge为Middle 8,多数出现在作品的中间点而且不会超过8个小节。 Solo独奏:Solo跟Bridge的作用大致一样,就是要让听众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唯一不同的是Solo多会集中一种乐器的演奏(例如吉他、萨克斯等)。 Outro尾奏:Outro出现与否主要看编曲人想制造的效果。有时编曲人会选择在Chorus结束时同时完结作品,制造一种空间上的张力,有的会重复Intro或是Chorus的伴奏部分。 常见的歌曲结构 现代音乐的结构已经没有传统的严谨,因此大可随意地依照自己创意去编排合适作品主题的结构,尝试不同组合。以下是一些较常见的组合: (注意Intro和Outro是可有可无的) 1、Verse1a > (Verse1b) > Chorus > (Interlude) > Verse2a > (Verse2b) > Chrous > Bridge/Solo > Chorus 应该是现今流行、R&B、Country 或Pop Rock都很常见的结构,留意Chorus常在Outro前重复至少1次。例子有《Happy》-Pharrell Williams、《Hysteria》-Muse、《风筝》-Supper Moment、《顽固》-五月天、《矛盾一生》-JW、《山林道》-谢安琪等。 2、Verse1 > Pre-Chorus > Chorus > (Interlude) > Verse2 > Pre-Chorus > Chorus > Bridge/Solo > Chorus > 这应该是第一种的延伸,就是多了Pre-Chorus。有时编曲会在第一次Chorus 之后直接进入Pre-chorus,避免歌曲太长。例子《Grace Kelly》-MIKA、《Royals》-Lorde、《Hello》-Adele、《Sugar》-Maroon5、《Wildest Dreams》-Taylor Swift、《My Love》-WestLife等。 3、Verse1 > Chorus > Verse2 > Chorus 这是最基本的歌曲结构,即传统的ABAB格式,特点是简单清晰,通常编曲也不会过于复杂。例子《Fly me to the moon》-Olivia Ong、《Song 2》-Blur、《Animal Instinct》-Cranberries等。 4、Verse1 / Verse2 / (Bridge) / Verse3 这个结构刻意删减了Chorus,让听众跟随重复的Verse,不同的歌词去感受歌曲的情绪。通常这类的歌都会较moody,而且较着重以歌词去表达主题。例子有《“我们的》-黄剑文、《Wish You Were Here》-Pink Floyd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