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综合素质教育,它是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是音乐基础课,必修课。它包括读谱、视唱、听音、节奏、和声、写作、音乐欣赏和音乐史等多方面的综合理论基础。
有家长问我包含的各项她不太明白,这些到底是学什么的,下面简单给大家讲解一下:
“读谱”:能够让孩子正确的读谱,随便给个谱子可以非常明确的知道谱子上体现出的音乐术语(表情、情绪、音乐性质和速度)、强弱对比、力度标记、区分音的长短和节拍、节奏、音等等。
“视唱”:能够让孩子准确的解决音准和节奏,随便给个谱子可以边指挥打着拍子边唱出音高。
“练耳”:培养孩子们耳朵听觉对声乐和器乐专业的识别记忆能力,目的在于培养发展对音乐的听辨能力和记忆能力。老师随便用不同器乐弹奏孩子可以快速听出弹奏的是什么音,节奏是什么,什么器乐发出的声音。
“乐理”:是音乐理论的简称,能够让孩子了解音乐基础知识等等。
“音乐史”:能够让孩子们了解一些音乐由产生到发展的历史,了解一些不同时期的作曲家作品和一些小故事等等。
“音乐欣赏”:能够让孩子随便给个曲子就可以鉴赏,这个曲子几个乐段?几个乐句?怎么去划分这些乐段?听完一首曲子什么感受?曲子想表达出什么情感?为什么要这样作曲?等等。
“和声”和写作:能够了解什么是和声,和声是如何处理的,结构是什么?等等。
国内的大部分训练都局限于听音、音程,所谓的和弦和节奏也都是因为应试教育,当然这些肯定是都要会的,但是最终孩子的音乐能力是综合化的,也就是说他能不能听出完整作品的调式、调性、和声、曲式以及简单的配器,大家现在肯定有这些疑问,这不是大学生才学的东西吗?其实在国外二年级的孩子都学会这些了,所以说他们的音乐教育很好,教材也非常综合化,国内才会一直想要去学习人家的优点,但国内教材也一直没达到这些要求,过于应试。去过国外也好或者在抖音上看到也好,这就是为什么国外随处可见,大街上很多人都会乐器或者敢于在展示自己音乐的原因,他们从小学的音乐非常综合化。
为什么要学习音乐素养?
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地弹奏和歌唱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学员的音乐综合素质,并且以此促进学员对专业科目的学习,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 在国外音乐素养是被视为音乐学习中的核心能力培养的,但在我们国内,音乐素养往往是家长们最容易忽略的学科,看到了太多家长一味的让孩子参加考级,为了考级证书只专注于练习考级的固定曲目,最后家长也会发现孩子考级曲目弹得不错,唱的不错,但其他曲目基本不会,慢慢的孩子对音乐的兴趣程度也大不如从前,从而放弃学习音乐。 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孩子的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之间的严重失衡,缺乏音乐素养的演奏或学习音乐就等于让孩子机械的去弹奏或歌唱导致孩子无法真正的理解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更无法去表达音乐,所以说音乐素养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前几天大家不知道有没有被一张“中考加入音乐”的朋友圈刷屏,上面明确规定,中考加入音乐,音乐素养是必修课。国内也在不断的改进,重视起来音乐素养这门课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