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我们下一篇分析之前,我必须先把我的这一套关于重复和对比的理论好好整理一下,不然无法继续。 首先我们要定义一下什么是"好"的旋律。一个好的旋律,不管任何风格,都一定符合以下几点基本要求:有整体性,不无聊,逻辑清晰,令人印象深刻。有人要说了,音乐的“好”不是很主观的么?这里我先解释一下,就是这几点不是我定义的,而是我分析发现,所有经得住百年以上的时间考验的作曲家们的旋律,都至少符合这几点。 那么如何写出好的旋律呢?于是我们就要来说几个我花数年总结的”王氏音乐定律“™©(嘿嘿) (这些定律广义来看是可以描述音乐而不局限于旋律的,但是由于这几篇文章重点在于旋律,我们就暂时狭义的来看它们怎么描述旋律) 在讲定律之前,先要把一些定义搞清楚。我们这一篇文章就用一个最著名,也是最令人难懂他为什么著名的曲子来举例吧。相信下面这个旋律应该没有一个人不认识:
【定义】 重复 是一种广义上的“再次呈现”,无论音高,音程,节奏,动机......只要能明显听出来某个东西再次出现的,都可以叫重复。重复花样非常多,下面举两个例子:
反复和对比 这两个词语的定义需要有一个额外的前提:两段等长的音乐 如果两段等长的音乐节奏和音型一样,那么他们之间呈反复关系:
反复也是一种重复,是一种局限于同样长度、节奏和音型(!)的重复。 如果两段等长的音乐节奏和音型不一样,那么他们之间呈对比关系:
(具体不一样到什么程度才能算上对比,这里先不展开说,大家先看图体会一下。) 内部反复和内部对比 如果把两段等长、有反复关系的音乐拼起来,拼出来的新整体拥有内部反复
把两段等长、对比关系的音乐拼起来,拼出来的新整体则拥有内部对比
对比的低阶与高阶 如果两段对比关系的音乐,各自都是内部重复的,那么他们之间的对比是低阶的:
如果两段对比关系的音乐,各自都是内部对比的,那么他们之间的对比依然是低阶的:
只有内部反复的音乐和内部对比的音乐之间产生的对比才是高阶的
换句话说,高阶对比只能通过 重复和对比 之间的对比 获得。 ------定义先说这么多,现在说定律------ 先回顾一下我们想要写什么样的旋律:有整体性,不无聊,表达清晰,令人印象深刻。 【定律一】 内部反复的音乐,听起来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两个小句。
内部对比的音乐,听起来是一个整体
也就是说一个有整体性的旋律,一定是拥有内部对比的。 【定律二】 反复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一直反复、没有对比则容易无聊。 (试想莫扎特如果这样写头两小节:)
我们倒是能记住这个动机了,但是你会觉得这是个好旋律吗?就跟你会记得”恒。源。祥。 羊羊羊!“,但是你想起它会有愉悦感吗? 【定律三】 对比可以避免反复产生的那种无聊,而一直对比,没有重复(和反复)则会逻辑不清,留不下印象,产生另外一种无聊。 (试想莫扎特如果这样写:)
这个别说记住了,从第二小节我就开始跑神儿了,后面直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了(大家体会一下这两个糟糕的旋律)。
那么问题来了,要有整体性,要不无聊,就需要对比;但是又不能一直对比,又会产生另外一种无聊。这可怎么办?于是我们就需要: 【定律四】 低阶的对比仅适用于微观的比例尺。大比例尺则一定需要高阶对比。 我们回想一开始定义对比的例子:
在一小节这个比例尺下,由于音乐信息足够少,我们都还能够完全跟上。而当我们把比例尺放到两小节时,高阶和低阶对比的差别就已经非常明显了:下面三个旋律哪个最好听最抓人? 我不知道你们,我反正是最喜欢最后一个。而最后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拥有高阶对比的旋律。
第一个缺乏整体性,有点无聊,但是至少通过重复有一些能记住的东西,有的时候作曲家为了获得更高阶的对比也会故意写类似这样的旋律,就如同为了获得两小节这一层的高阶对比,莫扎特在第一小节也做了反复一样。 而第二个其实也不能算是差,但是明显会比最后一个逊色很多。它不至于太差的原因也跟我们还相对小的比例尺有关。两小节的信息量毕竟大不到哪里去。如果再放大一点——还记得这个旋律吗:
所以好的旋律是一定拥有高阶对比的。
【定律五】
在保证高阶对比的情况下,重复(注意不是反复)越多,越令人印象深刻。
我们来看莫扎特这个旋律,首先我们已经知道他包含高阶对比了。但是除此之外他还包含了各种花式重复:
其实这个道理也很好理解,高阶对比本身就要求反复,反复本身就是重复的一种,再额外加上其他花式重复,记不住就怪了。 看过《莫扎特传》那个电影的同学可能还记得这个情节,萨里耶利给那个牧师弹了几个他自己写的旋律,他没一个有印象的。最后弹了莫扎特的这个旋律,他顿时说啊这个我记得!同学们,他记得不是因为莫扎特有魔法,而是因为这个旋律里面藏了多少玄机啊! 其实很多莫扎特最著名的旋律都是这样的,高阶对比外加花式重复,我这里就举一个例子,土耳其进行曲人人都知道吧:
再来看看这里面的花式重复:
这几条定律真的是适用于所有时期的旋律,风格不限。并且我们最耳熟能详的旋律(通过恒源祥羊羊羊方式洗脑的旋律取消评比资格)一定都是符合这几个定律的,这里就举两个例子: 这得算德彪西最著名的旋律之一了吧:
(牧神午后前奏曲)
这也得算肖斯塔科维奇最著名的旋律之一了吧:
(第二钢琴三重奏,第八弦乐四重奏)
****星号区****
在我被一堆表面上不符合上面定律的著名旋律啪啪啪打脸之前,我先声明一下: 以上讨论的所有定义定律,都经过了极度简化并且只适用于理想状态下(不过其实已经能描述绝大部分的好旋律了)。当情况不那么理想时,用我们之前的狭义定义分析就不够了,于是就需要一些拓宽的定义: 广义上的反复 只要是等长,并且在动机、节奏上有明显对应关系的(同样角色的音或节奏出现在同样的时间上),都算是广义上的反复 :
广义反复就可以再去分成绝对反复和对比反复,然后就又有更复杂的算法,篇幅不够没法展开说。 广义高阶对比 目前狭义高阶对比说的是 反复 与 对比 之间的对比,广义上就可延伸到描说重复(包含反复)与对比之间的某种平衡,还是篇幅不够没法展开说。 除此之外,本文没有讨论: 不完全小节、强弱、奏法、和声、情感、风格 比“把等长音乐组合起来”这种基本语法更复杂的语法 具体什么样的两段等长音乐才能算是对比关系 绝对反复、对比反复和其他花式重复逻辑之间的的对比怎么加权 等等等等.... ******星号区结束***** ----------忍不住吐槽的分割线------------
今天写这篇文章也帮我想明白了很多东西。其中包括三个困扰了我很久很久了的问题: 为什么莫扎特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却百听不厌,而众多先锋派看起来那么复杂,却听得让人想睡着? 同样是不和谐,为什么我喜欢肖斯塔科维奇,记得住肖斯塔科维奇,却对其他众多先锋派无感? 同样是和谐,为什么为什么我喜欢莫扎特却不喜欢口水歌?(虽然口水歌也能让我记住) 如果有阅读的同学们也曾被这些问题困扰,有了今天这篇文章的武装,我们终于可以大声说出来答案(也请你们开始大声的说,不然古典乐真的就慢慢消亡了): 好多那种表面上贼复杂先锋派难听,不是因为我们傻逼听不懂,而是因为他们一、缺反复,二、缺乏高阶对比。没反复就不可能让人有印象,也更不可能有高阶对比,而低阶的对比就算再复杂,比例尺一大也就会让音乐变得不知所云。莫扎特短短四个小节之内就已经能有两层的高阶对比了:
而你说这种看起来复杂的东西:
除了复杂节奏音高音色造成的低阶对比之外,没有什么听得出来的重复,没有任何高阶对比。听一会儿脑子就忍不住开始无聊的走神了,听完了能有印象就怪了。而且跟之前我们分析莫扎特的那种有深度的复杂相比,这个只是表面复杂,其实核心一点也不复杂,只是刷上了一层复杂的油漆——堆技巧没什么牛逼的。 肖斯塔科维奇虽然不和谐,但是他仍然有高阶对比。 而口水歌,我能想到的解释就是,它洗脑,因为他重复多;而我觉得它不好听,因为它对比少,就更别提高阶对比了。 另外请大家分析音乐一定要秉承诚实于耳朵的原则(!)就跟今天举例的莫扎特,我一定是先听到了它的牛逼,感受到了它的魔力,然后再去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它这么牛逼,这么有魔力。而不是反过来,我先分析分析分析分析,一看纸面上这么复杂,所以他听起来一定牛逼,就算我的耳朵觉得它听起来像屎一样难听我也要逼着自己说他牛逼(现状很多人都是这个状态)。 最后一句话总结今天的文章:音乐是否高级不在于它和谐不和谐,也不在于它表面复杂不复杂,而是在于它有没有足够高阶的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