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音乐在线

乡村V.S.民谣 傻傻分不清?看土不土就行啦?!

[复制链接]

1578

主题

377

回帖

5616

积分

积分
5616
分享到:
发表于 7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义上的民谣(Folk Music)就是两个词单独的意思合并起来。Folk:民间的;music:音乐,合起来就是民间的音乐,和汉语中“民歌“一词的概念更加匹配。由于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差异很大,因而不同民谣的差异也很大。单拿中国的民谣来说,内蒙的草原牧歌和云南的山歌听起来就完全是两种东西。当然,它们都符合民歌的定义,也都是广义上的民谣。

       由于民谣是按照性质来进行定义的(而不是从音乐上),不同的民谣间缺乏一致性,在音乐分类中就显得太过笼统和混乱。这就需要对民谣在音乐上进行进一步的细分。而今天要聊的就是广义民谣下的两个分类:乡村音乐(Country)和狭义民谣(Folk)。      

4aa545dccf7de8d4a93c2b2b8e3265ac0a26d216.png

        乡村音乐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于美国南部地区的民间音乐。注意,这个定义相当的严格,就是特指美国南方的这一种民间音乐。从定义上讲,乡村音乐显然是广义民谣下的一个子类。

        美国、南方、乡村,这几个词组合起来,历史学的好的同学们肯定已经想象出来是什么画面了。传统上,美国南方各州以农业为主,是北方人眼中的“乡下地方”。在这里,不同种族、不同职业、不同信仰、不同地位的人在漫山遍野的农场和种植园中一起过日子,大地主、农民、工人、解放的黑人奴隶、牛仔、南北战争老兵、强盗、私酒贩子、警察、赏金猎人等三教九流在此“共襄盛举”。游戏《荒野大镖客:救赎 2》的背景时间是1898年,如果你有到过游戏里的罗兹镇看看的话,你就能感受到这是怎样一片“勃勃生机万物竞发的热土“。而乡村音乐,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诞生的。

01f94a7c498762018d61d9681937085834025551.png@1006w_702h.jpg

《荒野大镖客:救赎 2》游戏画面

        乡村音乐就像当时的社会环境一样,成为了一个音乐大熔炉。它融合了美国流行乐、凯尔特音乐、传统不列颠民谣、牛仔歌唱、corrido、北欧民谣、法国民谣、非裔美国人音乐和其他传统民间音乐,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音乐类型,并很快遍布整个美国。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乡村音乐发源于种族歧视严重的南方州,故具有鲜明的白人特性。白人的乡村音乐与黑人的布鲁斯音乐相对,成为了当时美国音乐的黑白两面。

       作为一种民间音乐,乡村音乐毫无疑问具有很强的世俗性(低情商说法:土)。当然,这种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感受出来的。如果你没听过“雅”。也就无所谓“土”。对那些只听古典和爵士乐的美国北方上层老爷来说,乡村乐简直土到不行。而像包括我在内的大部分人,本来就是俗人,听乡村反而还觉得挺好听的。乡村音乐的世俗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其话题无非就是”我的老家就住在这个屯“”这个屯有山有水有树林“”俺相中了屯里哪个姑娘/小伙“之类的高度生活化、民俗化的内容,没有天地古今,没有惊心动魄,也没有星辰大海。至于其在作曲和编曲上的通俗化就不必赘述了,流行音乐基本都这样。

       我本人不常听乡村音乐,所以可推荐歌的也就比较少。我听的第一首乡村歌曲,是初中时候,英语老师在课上放的<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这应该说是非常典型的乡村乐了。此外,像电影《诺丁山》中的插曲<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也是一首经典乡村歌曲。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摇滚乐的风靡,一些人开始将摇滚与乡村音乐结合起来,形成了乡村摇滚。这其中最赫赫有名的,当属美国摇滚乐队Eagles(老鹰乐队)。一首<Hotel California>不知成为多少人的煲耳机神曲(bushi。近些年的一些摇滚乐队,如Bon jovi,也将音乐中融入了很多乡村元素,尝试对摇滚乐进行改良。

        距离我们最近的、最出名的乡村歌手,就是现在全球最成功的流行艺人——Taylor Swift(泰勒·斯威夫特)。她的二专《Fearless》是一张非常不错的乡村专辑。不过,后来Taylor Swift选择转战流行乐,属于她的乡村故事也随之结束。   

6d96937bc198f162deb32f5845ba6875bbeec9d9.png@1192w.jpg

4aa545dccf7de8d4a93c2b2b8e3265ac0a26d216.png

        说完了乡村音乐,再说说另一种广泛流行的民谣类型——狭义民谣。啥是狭义民谣呢?我放一张图,你们马上就懂了。

b10010bb1a4a021aa2df0b4a7cd94a0950510f9c.png@1028w_1042h.jpg

        没错,狭义民谣,就是以Bob Dylan(鲍勃·迪伦)为代表的现代民谣。今天,狭义民谣已经渐渐成为了“民谣(Folk)”一词的专属指代,你今天看到“民谣(Folk)”一词的时候,基本上都是特指狭义民谣。而广义民谣现在一般会用”民歌“指代。

防晕头提醒:以下所有的“民谣”除特别标注是“广义民谣”外,其余均指狭义民谣。

        民谣最大的特点,就是在内容上抽象化、哲理化、具有人文关怀,营造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很多人会望文生义地把民谣当作是民俗音乐。但民谣和“土”可一点也不沾边,不然Bob Dylan就会成为唯一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土味诗人(bushi。

        虽然同属广义民谣大类,乡村音乐和狭义民谣在内容上却截然相反,这也成为了区分它们最简单的方式。如果一首歌讲的是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日常的谈情说爱等具象话题,表达方式还比较直白,那大概率就是乡村乐;相反,如果一首歌讲的是人生哲理、生死轮回等抽象议题,而且表达地还比较隐晦,那大概率就是民谣了。

        现代民谣依然兴起于美国(文化霸权可不是历史书上一笔带过那么简单)。而美国最主要的移民群体又来自欧洲,所以现代民谣与欧洲传统民谣(Ballad)是一脉相承的。Ballad(芭乐)一般是节奏舒缓的情歌,一直发展至今,并成为流行音乐的一部分。你可以去听听英格兰传统民谣<Scarborough Fair(斯卡布罗集市)>,或者爱尔兰传统民谣<Danny Boy>,你会惊奇的发现:啊?!这是几个世纪前的歌吗?这怎么跟现代民谣一模一样啊!

        由于Bob Dylan是在是过于出名了,以致于很多人认为民谣是不需要多少唱功的,歌写的好就行了,唱的好不好听都无所谓。这说法就有点难蚌了,不管啥歌肯定是唱的越好听越好啊。人们是因为Bob Dylan的歌写得实在是太好,所以才能够勉强忍受他的破锣嗓子。其实,民谣界也不乏音色美丽、唱功过硬的歌手。这就要请出另一组重量级民谣大师——Simon & Garfunkel。除了人们耳熟能详的《寂静之声》《斯卡布罗集市》之外,还有一首歌完美地融合了保罗·西蒙天才般的创作能力与加芬克尔绝美的音色,这就是<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洪河之桥)>。听完之后,我不禁写下了一行音色等式:1加芬克尔=10保罗·西蒙=100鲍勃·涤纶(雾)。

b3757144693ee9c489fe654feb221f7f05aef5fb.png@958w_954h.jpg

       同样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眼见摇滚乐如日中天,一些民谣歌手开始摸索民谣摇滚的道路。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就是给民谣吉他插上电的Bob Dylan。此外,Simon & Garfunkel也凭借摇滚版《寂静之声》的成功而名扬四海。与此同时,一些摇滚乐手也坐不住了,他们也觉得把民谣和摇滚结合起来效果确实很好,也加入了民谣摇滚的行列。代表性的作品,有披头士的<Norwegian Wood><Nowhere Man>,滚石乐队的<Angie>,以及以此为基础开创英伦摇滚的奇想乐队的<Waterloo Sunset>等。

b753fce295769e2677b05bde1ac2989911811e86.png@1192w.jpg

       最近十几年,由于连续受到流行乐、Rap、EDM的冲击,民谣的日子也不好过。许多民谣歌手纷纷转向流行,民谣也日渐式微。但是,还是有一些独立音乐人做出了相当不错的作品。比如Iron&Wine的< Flightless Bird, American Mouth(无翼之鸟,美国之声)>,José González的<Stay Alive>,Luke Thompson的<Keep Rolling On>,The Weepies的< Gotta Have You>,Galen Crew的<Sleepyhead>等。

1f40609032e33db8cf7602e79ad240bd1f2a4ea3.png@1192w.jpg

        当然,还有民谣最后的守护者——Sufjan Stevens。

38a60ade163888fe8425c7db38a4f0e3c1a4b20e.png@846w_770h.jpg

Sufjan Stevens

       好啦,说是随笔,结果又絮絮叨叨写了2700多个字。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你分清楚乡村和民谣。睡了睡了,明天得早起做实验去了,不然要毕不了业了。Bye~

读后提醒:听民谣记得看歌词,看不懂英文就开翻译(虽然国内这些音乐软件的翻译实在是让人不忍卒读)。

本文提到及推荐的所有歌曲: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John Denver

<When You Say Nothing At All>——Alison Krauss & Union Station

<Hotel California>——Eagles

<Love Story>——Taylor Swift

< Blowin' In the Wind>——Bob Dylan

<Scarborough Fair(斯卡布罗集市)>——Sarah Brightman

<Danny Boy>——Declan Galbraith

<Sound Of Silence(寂静之声)>——Simon & Garfunkel

<Bridge Over Troubled Water(洪河之桥)>——Simon & Garfunkel

<Norwegian Wood>——The Beatles

<Nowhere Man>——The Beatles

<Angie>——The Rolling Stones

<Waterloo Sunset>——The Kinks

< Flightless Bird, American Mouth(无翼之鸟,美国之声)>——Iron&Wine

<Stay Alive>——José González

<Keep Rolling On>——Luke Thompson

< Gotta Have You>——The Weepies

<Sleepyhead>——Galen Crew

<Fourth Of July>——Sufjan Stevens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